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改变杜牧墓命运,难道只能靠牌子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11-27 05:30   https://www.yybnet.net/

毛建国

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村民口耳相传村子西南角埋葬着唐代大诗人杜牧。然而,11月25日,当参加“杜牧墓保护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赶到杜牧墓遗址时,却是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这里只是一片残败荒凉的低洼菜地。(11月26日《华商报》)

即便是在灿若星河的唐代,杜牧的光芒也无法被掩盖。看到杜牧墓现在的情景,但凡有点文化自觉的人,恐怕都会伤感。

有网友说,应该追求文物保护部门的责任。这个责任恐怕还很难追究。杜牧墓今日之处境,可谓是“历史原因”。而且,杜牧墓不是文物保护单位,达不到文物保护的标准。今年3月16日,《文化艺术报》的一篇报道关注了杜牧墓处境。报道透露,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杜氏家族墓只是被确认为“文物点”,按照专业严谨的称谓应该是“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理解了这一点,或许就能够理解杜牧墓的命运。

现在看来,杜牧墓的命运可能只差一块“文物保护”的牌子。不过,难道仅仅因为没有一块牌子,就任其飘零吗?有声音分析,之所以拿不到牌子,是因为存在一个障碍,那就是无法证明“杜牧墓”是杜牧墓。现在,所谓杜牧墓的说法,还缺少有力实证。根据有关规定,想要进行保护,必须要发掘文物进行佐证;而根据相关文物法规,几乎很难进行主动发掘。这似乎走入了一个死胡同,根本无法证明“杜牧墓”是杜牧墓?这不禁让人想到了某些奇葩证明。杜牧有一句诗:“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想不到千年之后,竟然一语成谶。为何不能先行保护起来?让人想到很多地方在争抢“名人故里”,这么一个大IP在这里,竟被无情地忽视了,这算不算是一种“不差钱”?

新闻推荐

医院九科联手协作 战胜“产科夺命瘟神”

本报讯(记者王超)28岁的孕妇汪女士,孕37+3周,一直身体健康,全家人满怀欣喜地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却不幸患上了妊娠期急性...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改变杜牧墓命运,难道只能靠牌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