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柴迎)沙尘过程之后空气质量是否会转好?陕西省气象局消息显示,受静稳天气影响,11月28日至12月1日汾渭平原区域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28日-29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4到5级,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清除,其中渭南、西安、咸阳、铜川、运城、临汾、三门峡有浮尘或中度霾,其余地市有浮尘或轻度霾。30日至12月1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3到4级,较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清除,大部分地市将出现轻到中度霾。2日之后受冷空气和降水影响,区域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转好。
为保护公众健康,降低大气污染强度,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从11月28日9时起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Ш级应急响应),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部门,组织落实以下措施:
一、健康防护措施
1.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应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确需户外活动或作业的,应采取防护措施。
2.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停止户外体育课、运动会等活动(在室外停留不超过30分钟的教学参观、社会实践等活动不受影响)。
3.卫生部门督导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增设相关疾病急(门)诊,增加医护人员。
二、建议性减排措施
1.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2.公众尽量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
3.交通、地铁、城投等单位增加公共交通运力保障,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4.生产过程中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各类工地等,自觉调整生产工期,可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提高污染治理设施效率,调整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生产工艺的运行时间,主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三、强制性减排措施
1.公安部门做好三环路(含三环)范围内低速汽车、混凝土罐车、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等高排放车辆的禁行工作;加强“高峰”时段的交通疏导,减少车辆怠速时间。
2.建设、城管、市政、交通、水务、地铁、城改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督导西安市范围内除地铁、抢修抢险和特殊需要外的建设、出土、拆迁、建筑垃圾消纳场等施工单位停止涉土作业,各类工地禁止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等施工作业(塔吊或地下施工等不受影响),以柴油为燃料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停止使用;督导三环路(含三环)范围内除地铁、抢修抢险和特殊需要外的建设施工单位停止室外作业(塔吊或地下施工等不受影响)。
3.城管、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强化道路保洁措施,采取“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等模式,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主干道和易产生扬尘路段每日至少增加1次保洁作业;在气象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冲洗易产生扬尘路段的频次。
4.建设、市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督导大型商业建筑、市政工程停止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室外喷涂作业。
5.工信、环保等部门加大对重点大气污染源的督导检查频次,确保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达标排放。
6.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行业主管部门督导纳入应急减排项目清单的污染源,实施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王江黎)确保黑臭不反弹,继续做好控源截污工作至关重要。10月22日,十五个巡查组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城市黑臭...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