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年的点点滴滴时,西安航空基地那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热土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在这里,航空新兴产业的快速聚集为西安航空基地积蓄了发展的力量,一条条道路整洁有序、一座座公园风景如画、路边如茵绿草、吃穿住行越来越便利……绿色生态、和谐发展,每一位航空人在打造“幸福”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2018年以来,西安航空基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极大地改变了辖区的出行环境、住房条件,提升了医疗、就业、养老服务水平,优化了教育资源,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生活环境,民生工作整体取得良好成效。
把服务植入城市血液
将“管理型”变为“服务型”
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推进,对城市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空基地落实国家惠民政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破解“看病难”问题。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国家14项公共卫生服务,如为孕产妇提供免费发放叶酸、孕检、化验、产后访视服务,做好辖区0-6岁幼儿疫苗接种补种登记,为辖区60位65岁及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为环卫工人、工地工友提供健康义诊服务等,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国爱牙日”等健康知识宣传,增强群众健康保健意识。
把“管理型”变为“服务型”单位最好的例子就是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航空基地稳步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持续引进各类人才。
组织开展就业创业主题的开学季系列活动、户籍新政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拓宽引才方式,组织企业专场招聘、校园招聘等。同时发挥“航空基地人才热线”新媒体平台作用,打造航空人才信息集散地。此外精准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与西安航空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民生投入保障有力
让民生成为惠民的“倡导者”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2018年,西安航空基地在教育、安居、畅通、便民、形象等提升方面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如,制定印发《航空基地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从学校规划、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校园安全等多方面提档升级。目前,航空基地第二幼儿园、航空基地第一初级中学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航空基地第一小学通过增量扩容等方式合理解决入学难问题,不断加强名师引进力度,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65%以上,通过名师之路、“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获得1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早午餐及午休托管,弹性离校+兴趣社团,深挖教育惠民供给力,辖区居民教育获得感大幅增强。
西安航空基地着力改善出行环境,通过打通断头路、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完善交通信号灯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等举措,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工作。制定“航空基地公交全覆盖方案”,积极开展公交站点配套设施建设;根据人流量、车流量情况优化辖区交通信号灯配时,同时增加公共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静态交通问题。
打造高品质城市新区
航空人是城市发展的“建设者”
打造宜业宜居的航空城,就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西安航空基地专门引进专业助老服务社会组织,全面改进养老服务,破解民生“养老难”。如2018年开展年度辖区内80岁以上老人入户摸底工作,对辖区内高龄老人的生活、心理、健康等状况进行摸底,制定助老、为老服务计划。投入资金引进专业助老服务社会组织,整合辖区资源,提供家政服务、健康义诊等服务事项;联合医疗卫生部门,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2019年,航空基地将进一步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航空新城。(刘苗苗)
新闻推荐
2月14日情人节,携情侣乘观光电梯直达百米高空的餐厅旋转,俯瞰美景……这份惬意浪漫不用到迪拜,在西安也可实现。劳动南...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