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尽管西安市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的问题。为此,统计部门建议西安应有效发挥非公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关注民间投资方向的优化降低资本运作。
统计部门表示,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应紧抓战略机遇,结合发展实际,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改进,有效发挥非公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非公企业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非公比重。
积极优化调整民间投资方向。西安市民间投资增速不断攀升,但投资方向过于集中,主要以房地产业(占比达到67.4%)为主,而对新兴行业投入较少。因此,后期需要格外关注民间投资方向的优化调整,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清除阻碍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玻璃门”。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资产收购、产权受让、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盘活西安国有老品牌。支持非公企业把握各种发展机遇,抢占发展先机,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先进制造业、养老服务业、健康产业、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促使民间投资增长更优更快。
(本组稿件记者王昕实习生张志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耀青)2月14日,记者从位于西安的绿地集团西北区域管理总部获悉,2019年,绿地西北总部将立足大西安加速整合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