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开元通宝
金开元通宝直径2.5厘米 银开元通宝直径2.5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现均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银开元通宝
○刘芃文/图
金、银“开元通宝”钱,圆形方孔,正面隶书“开元通宝”四字,为初唐书法大家欧阳询所书,钱文端庄劲秀,背面光素无纹。字迹清晰,制作规整,无使用磨损痕迹。西安何家村窖藏共出土了金“开元通宝”钱30枚、银“开元通宝”钱421枚,金“开元通宝”钱出土时存放在“大粒光明砂”银盒中,银盒上有墨书题记“真黄钱”。经科学抽样检测,其含金量为81.6%-94.36%。
“开元通宝”钱是唐代第一种货币,也是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旧唐书·食货志上》记载:“高祖(李渊)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其字在篆隶之间,其词先上后下,次右左读之(即直读,读作开元通宝)。自上及右回环读之(即旋读,读作开通元宝),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
银“开元通宝”钱除何家村窖藏出土外,其他地方也有发现,而金“开元通宝”钱却仅出土于何家村窖藏,可见其珍贵程度。从史料文献记载得知,金、银“开元通宝”钱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用于宫廷赏赐、庆吉及娱乐活动。唐玄宗时期,宫廷流行金钱会活动,唐长安城承天门(遗址在今西安莲湖公园内)是皇帝颁布诏令、敕书或举行朝会庆典的地方,唐玄宗常常在承天门楼上摆酒设宴招待臣属,并向楼下抛撒金钱以作赏赐,形成有名的金钱会。《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玄宗“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宫廷这种赏赐活动热闹非凡,令当时的宫廷侍女记忆深刻,以致数十年后,流落民间的宫女还不断向人讲述此事。唐代诗人张祜的《退宫人》一诗写到“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唐诗中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写道:“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顾况的《宫词》也说:“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可见当时金钱会盛况空前、影响深远。
唐代宫廷中还有一种抛掷金钱的游戏,称为簸钱,参与者先持钱在手中颠簸,然后掷在台阶或地上,依次摊平,以钱正反面的多寡决定胜负。这是宫廷中妃子、宫女为了排遣孤独、消磨时光而玩的游戏。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掷金钱为戏”记载:“内廷嫔妃,每至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金钱为戏,盖孤闷无所遣也。”唐司空图的《游仙》有“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阶相簇打金钱。”正是反映了这种宫廷生活。
从文献记载看,唐朝宫廷中与金银钱有关的赏赐、庆吉、游戏等活动多流行于唐玄宗时期,因此,金、银“开元通宝”钱很可能是开元时期遗物。这种仿照流通货币制作的金银钱具有喜庆、占卜、厌胜的做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新闻推荐
西安市政协委员马永嬴:打造富有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会客厅”
市政协委员马永嬴代表民进西安市委员会作了《厚植中华文化基因,深化文旅产业改革,创旅游时尚之都,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