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张端
“去年两会上,我提出的‘关于在东尚观湖小区门口路段设置公交线路的建议’,得到了市城投集团、市交通运输局的高度重视,151路公交车开通使得大家不用等太久就能坐上车,周边居民都拍手称赞,感谢政府及时解决问题。我也为自己能代表群众发出声音感到高兴。”市人大代表、莲湖区远东第一小学校长马玲告诉记者。
去年,本报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关注过该建议,并在2018年4月25日刊发报道《何时通公交车成群众最大期盼》。报道刊发后,相关部门及时回应,151路公交车及时开通运行,为周边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
“刚开始有7辆车运行,不知什么原因,后来151路公交就逐渐减少了运行车辆。从7辆到5辆,再减为3辆,维持了一段时间,去年冬天,市民们在寒风中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竟要等30分钟才能等到一辆车。特别是早上家长送孩子上学及上班族更不敢太依赖151路。”马玲说。
根据马玲提出的问题,记者也场外连线了东尚观湖小区的居民。“151路开通确实是件好事,但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发车频次低、车型小,而且这趟公交全程只有4站线路,起点终点是公交一公司——东尚观湖小区,下车后距离地铁站还有一段距离,不太方便。”家住东尚观湖小区的居民马淼说。“团结西路东尚观湖小区西边还有好几个大型小区,我们坐151路就不是那么方便。”春晓华苑居民向记者反映:“是不是能再延伸一下线路呢?”
针对这些问题,马玲也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建议:“能否恢复当初设置的7辆车的运行模式,调整优化车距,出行高峰时段车距小些,不要让群众等车时间太长。同时,在东尚观湖小区门口路段即团结西路中段分别设置两条公交线路,南、北向各一条,可由公交公司相关人员做调研,做出合理的方案。也可将目前的151路设计成一条环线,东到西二环,北经大庆路,南到丰镐路,沿团结南路——团结西路回到东尚观湖,通过合理设计公交线路,切实方便周边群众的出行。”
记者随后联系了公交一公司,询问详细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151公交车是一条临时线路,全长运行只有2公里,共有3辆车。去年4月份规划设计151公交线路时,原计划是从团结西路向东走到土门小树林,再开往丝绸群雕、土门桃园北路,最终到和生国际。但由于桃园北路的断头路还没有打通,所以暂时只能开通这条临时线路,将乘客从团结西路里接驳出来,便于乘客倒乘。未来桃园北路打通后,151路公交将重新调整,拉长线路。同时,团结西路往东尚观湖小区这条路比较狭窄,也是一条断头路,大车开不进去,调不了头,只能临时运营151小中巴线路。市上规划要建设一个公交场站,到时就可以让大车调头,我们也会根据客流需求调配车型和数量,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马玲说,“我们现在提倡争当‘五星级服务员’,老百姓也能感受到政府服务做得越来越好,但是服务无止境。比如像151公交线路,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协调、联动的情况,群众如何了解最新信息?有了问题找谁解决?我希望相关部门在为百姓解燃眉之急的时候,考虑得更主动、更细致,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化,把口碑实事办得更好、更扎实,用更有温度、更高质量的服务赢得百姓口碑。”
新闻推荐
代表访谈 用最优城建投资效应 带动城乡面貌大提升 访市人大代表苗宝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打一场基础设施补短板的主动仗和攻坚战。这场战...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