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表演现场。(记者 高瑞 文/图)
本报讯“这是对花枪、这是佘老太君忠心卫国、这是仙女散花、这是花果山……”冯村社火有“三秦绝技,西秦第一”的美誉,2月19日,恰逢农历正月十五,当天下午两点,高新区嘉会坊锣鼓震天,人潮涌动,冯村村民们在这里耍社火——射虎。
活动开始,先是手持彩旗的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接着欢庆的腰鼓队登场,伴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演员们有节奏地击打着腰鼓。最让观众期待的是冯村芯子艺术,分成吊芯子、转芯子、翻筋斗芯子、高台芯子。冯村芯子的核心和精华,主要扮演戏曲小说故事、山水人物和飞禽走兽,表演时变幻无穷。百余名五六岁的孩子装扮成各种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从上到下分为3层固定到芯子上,被一个个支点固定在两米多高的空中进行巡游,远远看去孩子们就如同悬浮于空中,有的向观众招手、有的在翻跟头,玄妙惊险,引得围观群众不停地鼓掌并连声叫好。
在看社火的人群中,有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格外引人注目,他化着孙悟空的妆,坐在爸爸肩膀上,兴致勃勃地看着演出。孩子的父亲叫薛凯,冯村人。薛凯对记者说,今天和妻子早早就带着儿子过来看社火表演,儿子非常喜欢孙悟空,妻子就给他化了妆,所以小家伙十分兴奋。薛凯说,他自己是从小看射虎表演长大的,小时候他也当过灯芯子,他觉得社火表演有儿时的情怀,也有浓浓的年味。
据悉,西安高新区灵沼街办的冯村有专属的社火——冯村射虎。相传唐朝名将李存孝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16岁时入涝峪沟砍柴,见一猛虎祸害百姓,即拔箭射之,虎应声而亡,当地百姓称李存孝为射虎英雄,并将李存孝射虎的形象装扮成社火芯子,张扬其骁勇善战、行侠行孝的义举,之后“射虎”一词便成为冯村芯子的特殊称谓。这一社火已入选西安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也是人民群众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民俗文化娱乐活动。
新闻推荐
把人工智能应用到纺织行业中 记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执行院长景军锋
景军锋担任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工程大学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研究所所长,西安工程大学电子...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