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接小朋友回家
学校附近的饮食摊点
孩子们开心做游戏
人流车流拥挤在一起
中午放学后,孩子们走出学校本报记者 白圩珑赵丽莉郑伊琛张毅伟 摄昨日,西安市中小学新学期正式开课,在学生们的上学路上,哭闹的、迟到的、家长接送的、边吃早餐边走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表情真热闹。
新学期开始,学生们从原先的假期生活转入紧张的学习状态。昨日中午,在西安市各幼儿园、中小学门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结束半天的课程后,有的已经适应新学期的课程,有的却还沉浸在假期的状态中无法自拔。新学期如何快速“收心”,来听听学校老师怎么说。
幼儿园
“下午要第一个来接我”
昨天是幼儿园开学的日子,7时40分,在西安东木头市的一家幼儿园门口,值日老师站着欢迎孩子们入园。许多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蹦蹦跳跳地走进幼儿园。还有一些孩子脸上有些倦意,但是也随家长一起快步走进幼儿园。
8时整,幼儿园大门关闭,只留下了旁边门卫室的侧门,来送孩子的家长越来越少,8时20分,记者看到一个小男孩一边哭一边拉着家长走来,快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他拽了一下家长的手,停下来小声说“下午要第一个来接我”,家长点点头,将小男孩送进了幼儿园。家长孙女士说,“大人早上是准时起床的,小孩早上起不来,因为寒假期间孩子基本都是10时起床,现在刚开学,生物钟一下子调整不过来。”
昨天7时45分,另一路记者来到西安卫华巷,这里有两家幼儿园——西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和西安市碑林区幼儿园,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摩肩接踵,家长钟先生拉着4岁孩子的手给记者说:“头一天晚上就给孩子说幼儿园开学,早上要早起准时到幼儿园,不能迟到,早上起床时孩子稍微有些不想起,家长帮着穿衣服后,孩子也就起床了。”
第一天上幼儿园孩子们会不会哭闹?记者走进了西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在大厅的恒温橱柜里展示着早餐样品——鸡蛋羹和千层饼。幼儿园的老师说每天早上都会展示孩子们的早餐,让孩子的家长放心。记者来到中一班教室,这里整洁明亮,教室分为活动区、休息区和卫生区。孩子们在专心致志地画《春天的脚步》的图画,中班的孩子年龄在5岁左右,新学期第一天,在中班教室听不到孩子哭闹声。韩家豪小朋友说:“早上我是自己起床的,没让妈妈叫我,寒假里我都想念老师和小朋友了。”
西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郑菊贤园长说,寒假时间长达一个月,恰逢新春佳节,孩子处于一种高度兴奋及相对自由的状态。当要回幼儿园时,孩子本能地会产生恐惧心理,2月18日幼儿园就提醒家长,通过调整作息、调整情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等方面,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更快地克服“回园综合征”,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本报记者张毅伟实习生刘人玮
小学
骑车+步行送娃上学忙
昨日7时30分,记者在中华世纪城门口看到,开车的、骑电动车的家长以及骑自行车的学生一到小区门口,就赶紧下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学校。
“这里不能停车,赶紧走。”“送娃的,把车挪开。”一看到有车停到小区门口,小区保安立即上前,不断提醒送孩子的家长。“这条路是单行道,今天开学第一天,都是来送娃的,不敢在这停,要是堵了,耽误娃们上学。”一名保安说,“骑电动车的,赶紧让娃下车,背上书包往进走。”
由于中华世纪城小学在该小区内,距离小区大门还有一段距离,为了避免拥堵,一到开学,接送孩子的车辆都不能进去。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挤满了送孩子的家长、背着书包的学生。有的家长替孩子背着书包,紧紧拉着孩子的手往前跑,有的孩子则慢慢地走着,急得家长不停地催促:“你快点走,要迟到了。”有的孩子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往前冲。还有小一点的孩子,揉着眼睛不停地嘟囔:“我没有吃饭,书包太沉了。”“让你早起一会,就是起不来,现在弄得跟打仗一样。”有家长说。
送娃上学的人流不断向学校方向涌去,记者看到,学校大门口站着保安和学校老师,为了避免校门口拥挤,不时疏导着人流。
“快跑,要迟到了。”背着书包的学生匆忙跑进大门,这时,一个男孩刚跑进校门,紧跟着后面的一位女士着急地大喊:“书包,书包。”这时,一名保安赶紧上前,及时劝阻,“家长不能进去,你把书包给我,我给你拿进去。”不一会,一位老人手里举着一个粉色的水杯喊:“水杯,水杯,忘拿了。”“要迟到了,你中午给我送来。”
看到孩子按时走进校门,一位家长说:“终于赶上了。”该家长告诉记者,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他家离学校还算近,平时开车10分钟多一点。担心开学第一天堵车,早上7点出门,娃起晚了没吃饭,路上停车买了个早点,让娃在车上吃。7时20分到了小区大门口,半天找不到停车位,耽误了好一会。好不容易停好车,就连拉带抱的把娃送进了学校。
本报记者郑伊琛
初中
三股人流汇聚一起
昨天7时20分,记者来到西安市翠华北路85中门前时,自行车、电动车、私家车、三轮车,“上班族”“上学族”“送娃族”三股人流和车流聚在一起,使得校门南北两侧道路变得拥挤起来。
7时30分,随着人流和车流增多,该处一度出现了交通堵塞,一些送学生上学的私家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导致原本就不宽敞的马路变得更加拥挤,途经此处的27路、527路公交车艰难靠站上下完乘客后,只好见缝插针般向前挪移。
7时40分,披着绶带的10名值日生和两名老师站在校门两边,迎接老师和同学的到来。由于该校规定学生必须在7时50分前到校,不少学生跑向校门,使校门周边的道路交通变得更加拥堵。
路西中学生潮刚刚退去,路东大雁塔小学门前再次出现了大量人流和车流。除了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占据了非机动车道外,人行道也被学生及其家长以及电动车、自行车挤占。加上成群结队进出校门周边文具店里购买学习用品、红领巾的学生和家长,使得该处交通状况变得更加复杂。
这时,一名交警将一台移动交通信号灯摆放在路中,并在校门前疏导车辆、督促非机动车道上送孩子的私家车离开。虽然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但未出现交通严重堵塞现象。7时59分,一名拉着拉杆书包的男生急匆匆赶到,被门卫登记后进入校门;8时02分,一名同样迟到的女生被门卫登记后走进校园。
面对如此复杂的交通状况,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楚先生说,自从他孩子上小学以后,每天上学、放学前后,这里的交通一直都比较复杂。主要是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校门口附近后,只顾着照顾自己孩子的吃喝,长时间将私家车停放在周边道路上,人为造成了交通拥挤。
另一名学生家长指着校门南边“专用车道”说,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孩子,交警部门非常人性化地在非机动车道上划出临时停车道,方便孩子上下车,但同时要求车辆即停即走,不要长时间滞留,可总有一些不自觉的家长把这里当成了停车位,导致随后而来的送孩子车辆无处停放,只好将车停在机动车道上,不仅造成孩子上下车不安全,更增加了交通压力。
本报记者赵丽莉
高中
适应学习节奏到校井然有序
昨日上午,在西安市黄河中学门口,学生们背着书包,井然有序地进入校门,迎接他们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不少高三学生表示,因为面临高考,毕业班的课程比较紧凑,假期也基本是在书本中度过的,昨日新学期开学并无不适应。
7时许,学生们开始陆续到校,记者观察发现,因为中学生自立能力较强,学生们大都是自行到校,早上上学时间较早,有许多学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走着。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校门口的门卫与部分老师正在维持秩序,引导学生们有序进入校门,校门口不时传来“老师好”的问候声。
“我的数学卷子上有好几道题都不会做,今天老师要讲卷子,你带了吗?”在学校门口,一名女生一边走一边问着身边的同学。从两人的谈话间可以听出,他们都是高三毕业班的学生。
这名女学生对记者说,自放假开始,她每天都要完成好几套卷子,涉及所学的每个科目,此外每周两次的英语补习班也是一节不落。“除了除夕到正月初二这三天,其他时间基本上和在学校的状态一样。”她说,因为离高考还剩下100天左右,家里面早早就挂起了倒计时的牌子,虽然放假,家长在假期中也会不断提醒她时间的紧迫性,慢慢地她也就习惯了,虽然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但是她没什么不适应的感觉,因为在她看来,假期与上学无异。
一位高中老师告诉记者,自升入高中以来,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与原先的初中完全不同,每天的课程都很紧凑,慢慢地,大部分高中生都已经习惯了。尤其是毕业班学生,虽然放了寒假,但是为了能跟上紧张的学习节奏,大多数学生的假期都是在书本和题海中度过的,这样的情况也让他们对新学期第一天比较适应。
本报记者白圩珑
西安市今年将新建扩建一批学校
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0万个
本报讯(记者张彦刚)记者从西安市教育局近日召开的全市教育系统传达学习全市“两会”精神暨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西安市将继续把保障入学放在首位,提前谋划和实施好学校建设、改造等重点工作,全力确保新建中小学34所、幼儿园54所,扩建中小学62所、幼儿园21所。确保新增中小学学位8万个,幼儿园学位2万个以上,同时,提前做好设施设备配备、教师补充、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工作。继续大力推进“名校+”工程,深入推动校长、教师轮岗交流,重点解决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多的薄弱学校办学提升问题。
幼儿园
孩子们说上课很开心
昨天17时30分,天空下起了小雨,在西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门口,家长领着孩子陆续从园内走出来,记者在幼儿园门口随机采访了一些孩子,第一天上课能不能适应,他们大都说上课很开心。
记者询问一名小班的男孩上课开心吗?他点点头说,春节的时候他给老师发了祝福短信,入园头一天,老师一直带他们做活动,午休之后还吃了水果,搭了积木,玩得很开心。
另外一名大班的孩子说,老师教他们做手工,还上了活动课,询问小朋友春节过得怎么样,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在幼儿园里,大班的张老师一边收拾教室一边说:“大班的孩子们已经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并不存在不能收心的情况,而且老师们还专门在早上设置了谈话课,让孩子可以尽快进入状态。”
中班的王老师说:“孩子们没有哭闹和不适应的情况,早上入园还主动向老师问好,吃饭和玩耍都很乖。我们在开学前叮嘱家长要尽量恢复孩子的正常作息时间,慢慢调整孩子的生物钟。”
与中班和大班的孩子不同的是,小班有一些孩子在寒假后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环境,针对这种情况,小班的邵老师说:“大部分孩子很开心地来到教室,只有个别孩子在门口拉着家长的袖子不放手,但是老师会对这些孩子进行安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适应。”
本报记者张毅伟实习生刘人玮
小学
高年级按时正常上课
昨日中午,中华世纪城小学放学时间,学生们以年级和班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走出校门。
11时50分,学校门口已经站了很多来接孩子的家长,托管班的老师举着写有自家托管班名字的牌子,等在学校门口。12时,接孩子的家长开始不停地向学校张望。一群孩子刚走出学校大楼,家长就急忙走上前,寻找自己家的“宝贝”。学校大门刚一打开,孩子们整齐地列队走出来,带班老师也走在队伍一侧。只要看到接自己的家人,孩子就开心地跑过去。随着孩子们一个个走出来,人群一下热闹起来。
记者看到,开学第一天中午放学,大多数孩子看起来精神不错,也很开心,也有一部分低年龄段的孩子一出校门,看到家长就开始闹情绪。人群中,一名小男孩刚一见到路边接他的爷爷,就跑过去直喊“饿!”爷爷心疼地拉着孩子的手说:“奶奶给你做了好多好吃的,赶紧回家吃饭。”问起孙子早上上课有没有睡觉,小男孩揉着眼睛说:“我没敢睡,我们二年级第一节上的语文,有的同学都趴着睡着了,后来被老师喊醒了。”还有不少孩子表示,起晚了没来得及吃早饭,到了10点多就开始饿了。
在学校门口,记者看到4名身穿校服的女孩相互挽着胳膊,并排往小区门口走,一路上有说有笑,还不停地讨论着。上前询问得知,4名女孩都是5年级的学生。“我们是一个班,平时关系就很好,都住在同一个小区,经常一起上下学。”一名女孩说。另外一名同学说:“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和平时上课没啥区别。”“没有什么‘收心会’,都5年级了,学习非常紧张,寒假几乎都在补课,开学好像也没啥特别的。”其中一名女孩说,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学没有迟到的,都能按时上学,正常上课。
和高年级同学能快速适应开学节奏不同的是,上学第一天,一二年级的学生则显得有些不太适应。本报记者郑伊琛
初中
流动早餐摊点扎堆卫生状况令人忧
昨日是中小学生新学期上课第一天,一些还未完全从假期中“回过神”的中小学生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被家长带到了校门口,在流动早餐摊位上随意吃点鸡蛋饼、肉夹馍等,急急忙忙向学校跑去。但令家长无奈又担忧的是,眼前这些小摊贩加工的食品卫生状况是否让人放心呢?
昨天7时10分,记者来到西安市85中北边约50米处的翠华路与小寨东路十字西南角时,看到10多名中学生围在一个放心早餐摊点前,争抢着购买香菇丝夹馍、肉夹馍、包子、稀饭、牛奶等早餐,一名吃着夹馍的高一女生说,早上起得有点迟,来不及在家吃饭,路过时顺便买点早餐,要不然扛不到吃中午饭。另一名高二年级的男生左手拿着一包牛奶,右手举着半块肉夹馍,边吃边说,“我早上在家吃了块面包,坐了半个多小时公交车,看见同学买放心早餐吃,我感觉又饿了。”
在85中校门北边10多米处的人行道上,摆放着3辆卖早餐的流动摊点,其中有鸡蛋饼、煎饼果子、鸡排汉堡、豆浆等食品,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学生。一名初二女生说,假期每天睡到9点多钟,刚刚收假,早上突然起来得早,感觉没有一点食欲,快到学校了看到卖早餐的,又想吃了。一名初二年级的男生说:“早上爸妈起不来,没给做饭,我就到学校门口买煎饼果子吃。”另外,还有学生拿着肉夹馍从路对面大雁塔小学旁边的肉夹馍店出来。
7时40分,买早餐、吃早餐的中学生进入校门后,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小学生潮又把这些流动早餐摊点围得严严实实。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家长赵女士说,她早上做好了早饭,就是叫不起赖床的儿子,眼看已经7时10分了,娃才不情愿地起来,连早饭闻都没闻,背着书包就往外跑,走到路上又说肚子饿。她还没把车停稳,娃就跑到早餐摊点前买鸡蛋饼去了。“看看我家孙女,自己兜里有压岁钱,早上也不在家吃饭,偏要吃流动摊点上的鸡排汉堡,谁知道这是商贩在哪里加工的?卫生不卫生?安全不安全?”一位小学五年级女生的爷爷曹先生担忧地说。本报记者赵丽莉
高中
放学路上谈游戏老师告诫要收心
昨日12时,在西安市昆仑中学门口,大批家长在此等待孩子放学。记者从家长口中得知,因为昆仑中学与昆仑小学同处一个校区,在此等待的家长多为接小学生的。
约15分钟后,小学生基本被家长和托管班接走。这时,初中、高中生陆续走出校门。据家长们介绍,孩子放假,多数家长正常上班,没有学校老师的约束,学生们可算是“放纵”了一把,抱着手机不放手的现象并不少见。昨日是开学首日,上午四节课过后,学生们的状态是否从假期转变了过来,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得知。
“我一般情况下不会一个人玩,都是在系统中组队,我的‘战士’打得好得很……”一名男生听到同学的“炫耀”也不甘示弱,马上回应道:“你那算啥,我每天都打‘排位赛’,基本上每把都能赢,改天咱俩一起玩,我带你‘吃鸡’……”走出校门的两名男生有声有色地说着,一路上两人谈论的均是时下最热的两款手机游戏,由于太过入迷,上台阶时一人还被绊了一下。
就在这时,一名中年男子说:“上了一上午的课,你俩学的东西记住了吗,聊游戏聊得这么起劲。”闻声后,两名男生转身忙说“老师好”,对于老师的问题,两人十分尴尬,沉默良久未作出回应。记者了解到,发问的人正是该校高一语文老师,也是两名男生的班主任。
“放了这么多天假,在家玩手机玩过瘾了吧,现在都开学了,人来学校了,心还在手机上,这样还得了,快收收心吧,高中课程这么紧,这样的状态咋能行。”听到老师的教诲,两名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一路上默不作声。
据老师介绍,每个学期刚开学,学校都会通过各种形式给学生们“收心”,如举办开学典礼,讲评假期作业等。但这些都是客观行为,一定程度上能给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但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身要认识到已经开学,从而转变学习态度,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本报记者白圩珑
学校
家校配合帮学生“收心”
2月21日是西安市中小学开学正式上课的第一天,记者走访西安市部分学校了解到,众多学校和老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尽早融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正式上课当天,由于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孩子们不能进行户外活动,不少学校原本在户外操场进行的开学典礼改期或移至室内。在莲湖区南小巷小学举行的室内开学典礼上,校长刘志翔通过校园广播致辞时,对新学期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师生们一同进步,率性出发。全校上下,善心善行,率性追梦,一起奔跑。
她告诉孩子们,快乐而充实的寒假生活已经结束,你们在寒假中的优异表现,老师们为你们点赞。新学期开学,今天你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希望同学们能制定新的目标、计划,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做爱学习、讲文明,讲礼仪,懂得安全和纪律、爱劳动的“率性”少年。在学习方面,珍惜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因为成功一定属于勤奋好学的人!她说,为了孩子们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学校分班级在报到日下午还专门开了“收心课”,在分享学生假期感受和收获后,各班的班主任也向孩子们提出了新学期新要求,鼓励孩子们积极向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开学临近,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进入新学期学习状态,不少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手段”,注重家校配合,帮助孩子们尽早入“境”。在莲湖区远东一小和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等学校,开学报到的前一两天学校就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家长微信群及QQ群等,向家长发出春季开学的温馨提示,提醒家长帮助孩子尽早调整作息和生物钟,加强锻炼预防传染病,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预习相关课程和做好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收心”,尽早适应新学期新的学习生活,给新学期开一个好头。
本报记者张彦刚
新闻推荐
2000户以下的小型社区配置1个以上2000户至5000户的中型社区配置2个以上5000户以上的大型社区配置3个以上本报讯(记者崔春...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