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拿着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合影留念记者 梁璠 摄
本报讯(记者梁璠)4月22日早上,两位老人——79岁的裴静莲和87岁的徐启鑫,一起来到碑林区红十字会办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徐启鑫告诉碑林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他1952年就来到西北大学学习。那个年代,他的学费、伙食费、被褥等都是免费的,是党和国家帮助他在困难岁月里学习、生活,后来分配工作留在西安。本来要分配到银行的徐启鑫,听到教育行业缺人,他义无反顾选择去西安一所中学教书,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提到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这个想法,徐启鑫说,开始他还不是太理解,是他的老伴裴静莲在看了有关报道后,坚持要登记捐献的。老伴常常对他说,捐献遗体和眼角膜能够帮助医学院校学生更好地学习医学知识,还能帮助更多病患重见光明。后来他理解了爱人的选择,便和老伴一起来登记。谈及自己的子女是否支持,裴静莲说,他们家非常民主,对于父母的愿望,子女也都很支持。
徐启鑫告诉记者,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奉献给西安,退休生活也过得充实、幸福,所以希望能够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奉献自己的余热,倾尽所有奉献给他所热爱的西安这片土地。
新闻推荐
“手机在线阅读”成主流 多数人每天阅读时间1小时以上 《西安成人阅读习惯和行为调查报告》发布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互联网时代,伴随手机依赖度上升,电子书兴起,越来越多的读者走入“触屏时代”。于是,“阅...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