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85岁老人为棉絮画非遗传承人赠棉花 “我想为非遗传承做些事儿”

来源:西安晚报 2019-04-23 04:18   https://www.yybnet.net/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们宣传非遗保护的文章,很感动。别看我年纪大了,但我仍想为非遗传承做些事儿。”4月16日上午,记者接到了一个特别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85岁的老人,他想和老伴一起,把家里收藏多年的棉花,赠送给棉絮画非遗传承人作为创作材料。

一通电话牵出棉絮情缘

4月12日起,本报开设《非遗·匠心·传承寻找大都市里的老手艺》专栏,向非遗和匠心致敬。希望那些曾惊艳了岁月的民间技艺,在创新中不断延续传承,在城市化进程中守住非遗根脉。专栏开设以来,接到不少热心读者的电话,有些打听如何联系学艺,有些想为传承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打来这个电话的老人名叫王西安,今年八十五岁,六岁起便来到西安生活。老伴儿徐玉珍也八十高龄了,二老平日里喜欢读报纸,他们也是《西安晚报》的忠实读者。

“是我老伴儿先在晚报上看到的,她想着我们还有一些好棉花,原本打算做些被子的。看到文章后,我们想着把棉花捐给这位棉絮画手艺人,发挥更大的作用。”王西安老人说,“最主要的是,我们虽然老了,也想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做点儿事情。”

“太感谢老人了,这份心意我必须接受,更要亲自过去。”当本报报道的棉絮画传承人咸辉知道这件事后,担心老人年纪大腿脚不方便,打算亲自上门去取。

4月18日下午,记者与咸辉夫妇一同前往老人的住处。一路上,王西安老人电话就没断过。“我和老伴儿就在路边等你们。”咸辉一路张望,“天有点热,咱们走快些,别让老人在外边等。”

“你看看,这些能用吗?都是些好棉花,自家种的。”我们到达后,在老人窄小的杂物房里,徐玉珍老人一手拉着咸辉,一手拨着包裹的棉花说。棉花外边的裹布有些发黄,看起来有些年头,倒衬得里边的棉花愈加白净。徐玉珍老人说,这是她离家时从河南洛阳带过来的。“姑娘,你有好手艺,又在做非遗传承这件好事情,我们真心想支持你。”徐老拉着咸辉的手,“这些你拿去用,不够了再找我们拿。”

“我们小时候也常见这种手艺,现在越来越少了,我们又着急又痛心。”王西安老人对记者说,“晚报这个非遗栏目,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面临失传的老手艺,也让像我们这样的人,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来给咱们的非遗传承工作加把劲儿。这是好上加好!”

送上棉絮画感谢老人心意

“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在默默关注、支持非遗文化。”临别前,咸辉为二老送上一副以寿桃为图、名为“福寿延年”的棉絮画,感谢两位老人的一片珍贵心意。

咸辉说,棉絮画已经不单单是一门技艺,传承的是民族魂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一份凝聚了历史感和年代感的情怀,“虽然我们制作棉絮画要用专门的脱脂棉,但老人们的这份心意和支持,让我非常感动,也深受鼓舞。”咸辉对记者表示,后续自己将用老人捐赠的这些棉花开发一些文创产品,真真正正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绝不辜负老人们和朋友的期望。

血脉中的传承,无论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更迭,依旧能让人心生敬意、为之骄傲。咸辉说,未来她会一直投身于棉絮画的传承与创新中,努力让这份好手艺在陕西扎得更深、在民族文化里走得更远。记者王江黎

新闻推荐

《西安市蓝天保卫战2019年实施方案》出台 力争今年全市 优良天数达到257天

4月8日,蓝天下的浐灞生态区美景如画。记者张宇明摄为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西安市蓝天保卫战2019年实施方案...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春满家乡河2019-04-23 00:00
评论:(85岁老人为棉絮画非遗传承人赠棉花 “我想为非遗传承做些事儿”)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