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西安市政府发布《西安市2019年蓝天保卫战工作任务清单》,明确11大类59项具体任务。
“两高”行业产能控制
《任务清单》明确了压减煤炭产能、压减水泥产能、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或关闭、化工园区整治等具体任务。
完成陕西鲁泰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西安林瑞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改造、搬迁或关停工作。严禁新建新增任何专用化工园区,强化对全市17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督导检查,禁止私自变更集中区使用属性。发现一家依法依规整治一家。
工业企业错峰生产
按照行业绩效排名,分类实施错峰生产,错峰生产措施必须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并按要求组织实施。对全市涉及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砖瓦窑(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等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清单。分行业确定停产、限产企业名单。
产业结构调整
制定《西安市2019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全年分四次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对经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列入本地区年度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
强化“散乱污”综合整治。各区县、开发区要将“散乱污”企业发现、排查纳入网格化管理。6月30日前全市完成不少于275户(50%)的整治任务。
工业污染治理
推进各类园区升级改造、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并开展火电企业深度治理、工业炉窑专项治理、VOCs专项整治、燃气锅炉综合整治、燃煤锅炉综合整治。
煤炭管控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面,成立专项督导组。开展燃煤散烧治理专项检查行动,确保生产、流通、使用的洁净煤符合标准。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劣质煤行为。非采暖季期间,每季度对洁净煤经营单位组织一次检查,依法清理取缔非定点煤炭销售网点。
清洁能源替代
《任务清单》明确了清洁取暖、发展地热能、统筹推进“煤改气”、加快农村“煤改电”、推进散煤治理、合理布局洁净煤配送网点、优化热源点规划布局、完成城市智能电表改造、推进农村建筑保温化改造、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等多项任务。
其中,全市城区清洁取暖达90%以上,县城和城乡接合部达到70%以上,农村地区达到40%以上,完成全市民用散煤补贴办法修订工作。全面清理取消对高耗能行业的优待类电价以及其他不合理价格优惠政策,大力宣传峰谷电价相关政策。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全部采用地热能;新建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有集中供暖制冷需求的,应采用地热能。
机动车污染防治
加强在用机动车管理、完善机动车I/M制度建设、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严格新车环保检验装置、柴油货车绕行西咸北环线管控、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扬尘污染治理
在扬尘污染治理方面,完成深化“三场(厂)”扬尘污染治理、禁止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实施降尘量考核、加强物料堆场扬尘监管、施工扬尘监管、建立标准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加强两类企业堆场扬尘监管、严格控制各类工地扬尘污染排放、加强采暖季施工监管、严格道路保洁作业标准、严格监管渣土运输车辆、提高城市道路硬化率、国省干道和县乡公路扬尘监管、加强煤炭存储扬尘监管等十余项任务。
每年新增新能源道路保洁车辆(具备吸尘功能)不得低于新增保洁车辆的50%,逐步淘汰干扫式老旧设备。
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全部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必须保持全过程密闭营运状态,坚决杜绝超载、抛撒等现象,每季度至少接受一次全密闭性能检测,凡不合格的一律禁止营运。
应急减排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细化应急减排措施。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在春季开展扬尘和工业无组织排放,夏季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夏秋季开展秸秆禁烧、秋季开展工业窑炉、冬防期开展以涉煤污染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执行情况等专项执法工作。定期公布空气质量。并强化科技支撑,开展“一县一策”科技治霾试点。
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
4月底前,制定出台《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办法》;完善铁腕治霾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规范网格化闭环处置流程。
日常督导检查
强化环境执法,可采取异地交叉执法、驻地督办,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未按证排污的,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排放油烟的餐饮单位应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实现达标排放,凡达不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排放限值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全面治理露天烧烤污染,严防有烟烧烤“死灰复燃”;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早市、夜市等流动摊点油烟污染。
同时,加强露天焚烧污染管控,重点区域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重点时段开展专项巡查。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必要时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康乔娜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郑亚雷李伟华宫浩翔)4月18日下午,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第一会议室内,患者王先生将他苦心撰写的《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