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海向读者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
昨日上午,著名文化学者纪连海受邀出席“西安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为读者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昨日下午,他应邀赶赴浐灞商务中心,做了题为《让历史告诉未来——浐灞文化的五个维度》讲座,为西安读者梳理了浐灞遥远的前世今生,并对浐灞未来发展生态文化、遗址文化产业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令人们从中感受到厚重的文化内涵,受益匪浅。
纪连海在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向西安读者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无钱买书不得不抄书的故事,感动了现场的读者。他还号召读者将读书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事务,让读书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
纪连海对西安这座古城非常有感情,他1985年上大学时第一次来西安,在这座城市考察文物古迹及各类远古遗址,对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遗址资源产生了敬畏感,此后便一直向往西安。西安丰富的古遗址资源、古战场的硝烟、折柳送别的离愁和诗句……引人思绪万千。时隔30多年,纪连海第一次在浐灞开讲座。他激情澎湃、妙语连珠,演讲了近两个小时,将古今往事全付笑谈中,引得现场读者掌声阵阵、笑声连连。
滚滚历史浩如烟海,如何从历史的故纸堆中撷取有效的部分,成为现代人发展文化旅游的优质资源,纪连海认为,属于浐灞地区的米家崖文化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工业酿造基地”,这里出土的文物,足以佐证先民们在5000多年前就研发出了整套完备的啤酒酿造技术。这绝对是中华啤酒乃至世界啤酒的始祖。“米家崖文化遗址,不仅把中国种植大麦时间向前推进了大约1000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掌握了蕴含‘科技含量’的啤酒酿造专业技术,值得现代人敬佩”。此外,米家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制品也令人瞩目,高超的制陶技术,便是原始工业的雏形。
在纪连海看来,米家崖先民们创造的这两项技术,不仅值得后人敬佩,更值得从中挖掘出更有趣味的文化旅游资源。他说,在夏威夷一个玻璃制作工坊,当地孩子们都会极为娴熟地吹出薄如蝉翼的玻璃器皿,这就是下一代对特殊工艺的传承。如果我们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先民们的智慧与技术,让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中国的文化将得以代代传承,绵延不绝。比如,在浐灞相关遗址区打造一些亲子体验式的场所,让孩子们在走进各种博物馆之余,能真正感受原始的制陶工艺、啤酒工艺。为他们营造出探索文物与历史的空间,必将使得浐灞地区生态加亲子文化旅游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讲座结束之后,全场读者仍意犹未尽。在杨柳依依的灞河之畔,纪连海为西安读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西安晚报》的读者们,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期待大家爱上阅读。”记者职茵
新闻推荐
■记者拓玲4月8日—9日,第八届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西安市优秀青年苏鹏和吴佳...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