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敬宣读《西安全民阅读倡议书》
在昨日举行的世界读书日暨第十三届“西安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和小学生代表一起宣读了《西安全民阅读倡议书》,号召大家“点燃读书热情,从现在做起;共建书香之城,从你我做起”。活动结束后,在风景优美的西安世博园内,吴克敬一边感受浐灞的新气象,一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读书已经融进血脉,融进了骨子里,这是我长久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吴克敬说,即使在快节奏生活的现在,自己依然每天读书一到三个小时,而且一直都读纸质书。谈及当前最爱读的书时,他说自己现在阅读较多的是农业类书籍,譬如“小麦的种植”“小麦的优良品种”“土豆的种植”“苹果的种类”。“这类是我最感兴趣的题材。因为现在住在城市中,如果对乡村的发展不了解,也是一种脱离生活。用这种阅读,让自己永远像庄稼一样长在地里,用这种阅读了解乡村生活,接地气。”吴克敬说。
吴克敬认为,很多现代人对读书理解得不够深刻,没有想明白读书究竟为了什么?“其实阅读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壮大常识,知识很重要,但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知识,才是人类获得进步的必需。”他解释说,“常识在哪里?不仅在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书籍中。比如,孔子的《论语》就是常识,老子的《道德经》讲的也是常识。中国的诸子百家,在进行哲学研究中,把常识看得很重。一个人只有把常识作为饱满的人生基础后,你的阅读、知识才会获得化学反应。所以说,通过阅读要使自己的常识更加丰满。知识越来越丰满,常识越来越稀薄,这是最大的问题。”
他说,现在拿着手机的“碎片化”阅读不是真正的读书,“碎片化”阅读就是“逛眼睛”,“把眼睛像逛集市一样逛了一遍”。阅读不仅是眼睛和嘴巴阅读,更重要的是要用笔尖来阅读,边阅读边记录,这样才能让常识深入骨髓,“公众号里的所谓常识、名言警句,那是非常浅薄的总结,读常识不是读这种常识,而是要深入到作品中,譬如深入到《易经》和《论语》中,那才是真正的阅读。”
记者张静实习生商凯军
新闻推荐
邀请爸爸妈妈走进 课堂分享读书心得 曲江二小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本报讯(记者司文)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西安曲江第二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邀请爸爸妈妈们走进课堂给大家分...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