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佟怡 杜丽芳/文 邓龙辉/图
退休前,张秋芳业余时间在钟表元件厂帮同事翻译英文说明书;退休后,她来到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做了一名保洁员,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保洁员,但是她却利用休息的时间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书,听英文。
53岁的张秋芳说,在书的世界里,方能“知天命而不惑”,方得初心始终。而这所学校,妥帖安放了她的读书梦。
坚守平凡,亦是不凡。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带你听听这位现实版校园“扫地僧”的故事。张秋芳今年53岁,2016年从原单位退休后,她便来到现在的学校做了一名普通的保洁员。谈起来这里的初衷,她笑着说,“女儿如今在国外定居,老伴也没有退休,自己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每次回家路过学校的时候,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幸福,鼓起勇气就来了。”
虽然张秋芳是学理科的,但她热爱读书,尤其喜欢看人物传记和专业性较强的书,她说,读书是人守望“文化”,但她没有那么伟大,对她来说,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能学到东西就好。
“在三楼上课的时候,总能看到她坐在那些世界名画的底下看书,觉得这个场景特别美。”美术教师刘杨对张秋芳有很深的印象,她告诉记者,这位阿姨虽然话不多,但是干活利索,而且每到休息时间,总能看到她在看书。有时候是独自一人,有时候,同学们也会在旁边看书,他们互不打扰,但共同读书的画面却让人觉得特别温馨和感动。
张秋芳爱好广泛,除了读书,她还喜欢英语。她说,这么多年,自己一直都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学习,以前在钟表厂上班,还会帮同事们翻译英文说明书,现在来学校了,这是人才济济的地方,虽然用不上她翻译什么东西,但每天她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听听英文。
“每次路过班里,听到学生们大声朗读的时候,我的内心就特别高兴,这里的孩子们不仅文学素养高,英语水平也很高,常常能听到他们在课堂上用英文流利的交流。”提起学校的同学们,张秋芳一脸骄傲。
张秋芳说,她始终对学校怀有感激与敬畏之心,“我特别喜欢学校的学习和读书氛围,也很感谢这里,虽然我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保洁员,但我可以去翻阅这些书籍,在休息的时候,我还可以尽可能去看书,这种阅读的情感体验对我来说是特别的珍贵。”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站在舞台最光亮的地方,不管身处何方,只要是准备做的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交谈到最后,张秋芳说,特别感谢学校安放了她的读书梦,来学校的这两年,她发现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只有迟到的努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红亮马登乐记者高峰)日前,莲湖区城市管理和执法局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对一家建筑垃圾清运企业做出严厉处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