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书城里正在认真挑选图书的读者。本报记者柏桦摄
本报记者柏桦实习生刘靓
无论是文学青年手上的大部头文学经典,还是穿梭于城市中的上班族耳机里的有声书;无论是老人手中反复翻看的报刊,还是稚子枕畔售价不菲的立体绘本……每时每刻,这片土地上都有无数人正在推开那扇通往更加广阔深幽的精神世界的大门,进入阅读的世界。书香袅袅,无数爱好阅读的人,不拘年龄、职业和地域,正在合力引领着全民阅读这个美好的愿景朝现实一步步迈进。
近日,记者走访了陕西省图书馆及曲江书城、言几又等知名新型书店,对融媒体时代全民阅读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一年你读了多少本书?
4月20日,刚刚乘坐长途客车从甘肃庆阳结束考察回到西安的柏老师,顾不得大雨倾盆,直接前往位于西安市南大街的上海三联书店。对他来说,买书看书和吃饭喝水一样,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我基本每周看一部到一部半书,一年的阅读量是60余部。”柏老师一边挑选书籍一边和记者说,“我一般愿意在实体书店买书,因为有更多的挑选空间,有时也会在网络书店买书,网络书店对书籍内容的介绍比较详细,而且价格比实体书店便宜,又能送货上门,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曲江大悦城的言几又书店里,何先生和儿子约定好的“读书时间”正在进行着。从事美发行业的何先生更偏爱艺术设计类和社科类的书籍,他告诉记者,他去年一年的阅读量在7至8本书,今年他给自己的读书计划是一年25本,平均每月2本书。除了纸质阅读,何先生还喜欢在“有道”APP和“樊登读书会”上听书。谈到对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何先生自豪地说:“孩子从小我们就鼓励他看书,我和我爱人每周末都会轮换着带他来书店看书,这是我们约定好的‘读书时间’。每个月我们都会给他设定200元的读书基金,让他选购自己有兴趣的图书。现在每天睡觉前他都会用手机APP听一章《三国演义》,算是每天读书的一部分吧。”
近年来,随着政府与相关部门对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力度的加大,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有所提升;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人们听书的主流选择。
科技改变阅读
在媒介渠道与文化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的今天,“阅读”这个传统的思想文化接受模式与数字信息技术相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纸质阅读投向了电子书、有声书,数字阅读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人们的阅读空间。
曲江书城里正在挑选书籍的马女士告诉记者:“我一般会通过‘纸质书+电子书’的方式获取信息。白天使用听书模式,便于在繁忙的工作中合理利用时间,晚上则更愿意通过书籍进行深度阅读,这样可以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在曲江书城工作的高女士更喜欢听书,她表示:“\‘喜马拉雅’等APP平台可以拉近普通读者与高深知识间的距离,同时,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也可以使图书内容变得立体化、生动化。”而偏好电子书、从事行政工作的谭女士则表示:“电子书有助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提高阅读效率,增加知识储备量,便于筛选符合自身需求的书籍。”
据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网上活动行为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而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
从中不难看出,数字传播技术带来的数字阅读、有声阅读、可视化阅读已超越传统纸质阅读。人们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再打开手机扫描一本有关文物的图书,一件珍藏在博物馆恒湿恒温展柜中的文物就会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在眼前,并且可以随着手机的转动观看到每一个细节和部位;给手机加上一个反光镜,打开一本儿童绘本,手机会自动为孩子朗读绘本内容……随着5G、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的逐渐普及,许多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如今已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图文、音频、视频及AR、VR技术的加入使阅读变得生动立体,未来的数字阅读将变成融合各种感官体验的沉浸式阅读。而这种情景式代入、互动式交流的阅读模式无疑会让人们对数字阅读的未来更加期待。随着5G技术的落地、虚拟技术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数字化将大幅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未来的阅读将不再局限于书本、手机、电脑等现有终端,未来各种终端阅读设备之间能无缝切换,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都将成为阅读的载体,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更多优质阅读内容。
从阅读到“悦”读
面对时代的改变,传统书店纷纷开启了变革创新的历程,“书店+文化创意孵化”这一新型文化业态让日趋消沉的实体书店重新获得商机。如今,人们已经不再讶异于餐饮、咖啡等商业业态入驻书店,而是更期待实体书店培育出新场景、新体验、新空间,升级为多元文化方式体验场所。
许多书店致力于“书店+文化创意孵化”、推广全新文化生活理念、打造精品文化活动凸显人文关怀,让众多喜爱阅读、希冀提升未来生活品质的市民拥有了更多自由选项。其中,曲江书城以“生活美学区”“重磅阅读区”“乐活体验区”三大区域,实现了“知识版权保护+代际沟通社交+阅读+餐饮+文创孵化”的多位一体化,并与“喜马拉雅”平台合作引进了“朗读亭/有声书店”的新型阅读模式。位于明光路的钟书阁书店则以“书店+影院”的融合经营为特色,独特的立体式建筑风格看似与传统四平八稳的书店空间设置格格不入,实际上则呼应了读者渴望突破常规、打破条框束缚、洞悉自我的理想化阅读体验。而樊登读书会作为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美誉度高的实力读书平台,在运营战略方面,则以会员制运营为组织架构,实现了“线上+线下实体书店”的齐头并进,满足了读者的多层次阅读需求,将个人化的小众阅读升级为交互共享、开放包容式的大众阅读。
当下,融入多重文化元素的复合业态已经成为书店这一传统阅读场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趋势。实体书店通过技术升级、营销升级、服务升级,完成了从购物空间到文化空间,再到生活美学的转变,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新型阅读文化品牌、文化样本、文化地标,让阅读升级为“悦”读,也将培育孵化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新生态,给生活带来更多美好的体验。
新闻推荐
交了十几万元装修款3个月工期拖成两年多 整套房装修还是“半成品” 业主很无奈:房子啥时才能入住
周女士家的房子目前室内装修处于停工状态为了省事省心,不少人在装修时会选择以全包的服务方式,将采购权和施工交给...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