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嵘照顾流浪狗午后,处理完手头的工作,50岁的吴以嵘骑上摩托车,匆匆赶往不远处的一个救助驿站。驿站里收留了40多条流浪狗,全都是他的心血。几年来,定时定点去驿站看它们,已经构成了他的基本生活。
组建救助团队救助流浪狗
所谓驿站,不过是西安市阎良区西闸口一户农家出租的一个面积不大的小院。
4月23日,吴以嵘还没靠近小院,此起彼伏的犬吠声就开始了。对这些流浪狗来说,吴以嵘的出现是它们每天最兴奋和激动的时候。一打开院门,没被关在笼子里的狗狗们就摇着尾巴争宠似地奔了过来,一时间好不热闹。
“救助流浪狗大概是从2015年开始的,4年时间里,我们一共救助了300余只流浪狗,现在大多数狗都被分流到别处或者被领养了。”换上衣服,吴以嵘开始麻利地喂狗、清理狗舍。两只体态偏大的宠物犬围着他,不停地打转。“它们一个叫‘拐拐’,一个叫‘果果’,是我们最初救回来的两条狗。”吴以嵘向记者介绍,2015年以前,自己也做过救助流浪狗的工作。当时,他和当地20多名爱狗人士加入了一个民间组织,每个周末都会去西安做义工。时间久了,大家觉得来回跑挺费事,倒不如先把身边的事情做好,于是一拍即合,20多人自发成立了一个当地的救助团队。“拐拐”就是2015年被救助的第一条狗。
费用全靠爱心人士捐助
吴以嵘告诉记者,除了个别因生病被遗弃的宠物狗,自己救助的大多数都是农村里司空见惯的“土狗”。
“可在我眼里,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善待。”吴以嵘说,为了救助这些弱小的生命,群里的志愿者们几年来自掏腰包砸进去不少钱,也耗费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
2016年5月7日,吴以嵘他们还曾在谭家村拦截了一辆狗贩子的车,解救了200多条狗。“为了救助这些狗,我们一个月就花去了2万元。”他说,目前驿站所有的费用,都是救助群里的爱心人士捐助的,救助群从最初的26位志愿者到如今的209位,这个数字变化的背后,是许多人与狗的暖心故事。
“很多时候,我的行为并不被理解,家人觉得我不务正业。可在我看来,救助行为让我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更有爱心了。”他表示,有生之年,自己会一直将这件事做下去。
文/图本报记者张晴悦
通讯员冯长涛
新闻推荐
车辆占道、黄土裸露、地面有坑槽…… 灞桥区柳鸣路多个问题待整治
康复路商贸城停车场标示牌两侧人行道上,有电动车占压盲道康复路商贸城广场建设银行外,与人行道交界处有个大坑槽西安市灞桥...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