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碑林的“碑”字错了? ? 专家:演变初期就没有那一撇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9-05-01 03:06   https://www.yybnet.net/

“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绿化带护栏上‘碑林’的‘碑’字怎么少了一撇?和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一样?”近日,10岁小孙子提出的这个问题,难倒了家住西安市互助路的市民王先生。他拨打本报热线,想搞清楚其中原委。“互助路绿化带护栏上,几乎每隔二三十厘米就有个‘碑林’的文字标识,可以说满大街都是,如果是写错了,希望相关部门赶紧纠正过来。”

王先生今年60多岁。4月27日,他送小孙子去上学,孩子眼尖地发现了这一问题。“他指着护栏上的两个字给我看,说‘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王先生说,自己不清楚这是什么缘故,一时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这让孩子疑惑地嘀咕了半天,“他一看街上都是这么写的,问我是不是他记错了,我赶紧说你记得没错。现在我一是想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二是担心这样的标牌,会不会给正在认字阶段的孩子造成误导。”王先生称。

4月28日,根据王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前往互助路实地探访。护栏上,黄色的“碑林”二字在雨天里十分显眼。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3位过路市民,其中两位均表示平时没太留意,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写。一人猜测,这可能是书法的一种写法,但也同样提到了“误导”问题。

记者随后联系了设置护栏的碑林区城管执法局及碑林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城管局法规宣传科一位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这两个字来自碑林博物馆林则徐题字的“碑林”匾额。旅发委的工作人员称,汉字文化源远流长,“碑”字在演变初期,本来就没有那一撇。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谈及这一问题认为,书法讲究艺术,追求美感,通常有多种写法,还有很多异体字出现。唐宋年间,许多书法家为追求结构对称的美感,写字时有意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都属正常,这是一种颇具唐宋遗风的书法习惯。比如,在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的字帖中,“碑”字就没有一撇,在另一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题写的《多宝塔碑》碑文中,“碑”字也是没有一撇的。这在书法当中是合理的。在他看来,这正体现了中国文字的丰富性及文化的包容性。

谈到市民所担忧的,会不会对小学生造成误导的问题,王晓勇认为,家长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体悟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给孩子讲明这两个字来源于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题字,十分有教育意义。

本报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你知道这些劳模有多努力吗?

高振宁俞长栋奥古斯托张新军杜兰特梅德韦杰夫阿斯皮利奎塔从比赛场次和出场时间上比较,俞长栋、奥古斯托、杜兰特等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劳动者语录2019-04-30 00:00
评论:(碑林的“碑”字错了? ? 专家:演变初期就没有那一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