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召开的2019年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西安市共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132个,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264个。市区两级“名校+”教育联合体共覆盖学生50.1万人,教育联合体内交流教师6668人,管理层交流1098人。
据了解,在西安市“名校+”工作推进过程中,“+校”受益明显,“+校”回民中学的在校生人数由60余人增加至634人;“+校”大学南路小学分校在校生人数由700余人增加至1200余人。
经各区县、开发区摸底统计,目前,市区薄弱学校共计222所,市教育局将针对摸底情况,制定差异化帮扶方案,分类别、分批次帮扶改造提升。
2019年市教育局将重点深化市校合作,扩大“名校+”办学模式,就2018年12月市政府与陕西师范大学签署的《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合作框架协议》,深度挖掘利用陕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名校+”工程向纵深发展。
市教育局还制定印发了《西安市“名校+”工程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以“+校”发展、提升效果、家长的满意度提升为考核评价重点,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生源建设及硬件设施提升”等方面设置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对全市“名校+”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据西安市教育局团委书记、“名校+”专班负责人王丽琼介绍,当前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能完全适应“名校+”工程,且教师校长薪酬待遇与“名校+”改革不能完全匹配。今年,市教育局将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寻求突破,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名校”补充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将部分公办“名校”和“+校”列入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实施编制备案制,建立更灵活的用人机制。在教师薪酬方面建立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适当增加“名校”校长和双校任职干部的工资待遇,提高到“+校”工作名师的绩效工资和补贴标准,调动“名校”优秀教师到“+校”任教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靳鹏)昨天下午,亚足联草根足球日暨第四届“易联杯”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在西安易联足球公园开幕,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