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穿着红色的现代盔甲,有点像“权力的游戏”里的女战士。
花木兰唱的不是“谁说女子不如男”,而是典型的音乐剧唱腔。
现代而前卫,充满未来感,这个花木兰你一定没见过。
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日前推出预告片,引起热议。作为世界级大IP,花木兰从在《木兰辞》亮相至今,每一次改编都引人关注。而在陕西,也有一位新花木兰出现了,由西安市豫剧团、西安市歌舞剧团跨界打造的音乐剧《丝路传奇·花木兰》昨晚亮相西安,“花木兰”被观众称为“未来女战士”,脑洞好大。
服装战士风 音乐带摇滚
花木兰和两个男人产生情感纠葛
在现场,看不到一点你想象中的可能出现的任何有关花木兰的布景,也没有任何古代道具,全场有铁架楼梯,有悬空的造型,是超现实主义的舞台布局。演员的服装,有观众说像“权游”的造型,有人说像外星战士,总之就是现代战士风。
这部剧的导演兼主演是当红的音乐剧男演员刘令飞,他是这样解释的:“说起花木兰,大家自然联想到东方故事,我希望第一幕就给观众惊喜,让观众有期待感,不要看了十分钟,后面就全猜到了。”
据悉,整个故事进行了二度创作,花木兰还加进了情感故事。花木兰的扮演者蒋倩如说:“我们是超现代版本的。我演的花木兰内心戏非常的丰富,她和两个男人的感情故事,一个是将军,还有一个爱着花木兰的男子。花木兰不仅仅是一个女英雄,她内心深处还是女子。”
豫剧团演员演音乐剧
剧中有戏曲味道吗
据悉,这部作品的演员中,有一半人来自西安市豫剧团,一半人来自西安歌舞剧院。所有群演都会有跳舞和群唱的要求。
音乐剧专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汤爱民,年初在西安对豫剧团和歌舞剧团的演员们进行声乐训练。
豫剧团演员演音乐剧,怎么避免剧中有戏曲味道。导演刘令飞说:“刚开始比较难,因为戏曲演员会有一些习惯性的表演,不过整个团队很年轻,所以改变很快。戏剧可以通过不断的演出调整。我认为谁演音乐剧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出来好看。”
豫剧团演员杨燕演花木兰的妈妈花大娘,她在剧中有一段音乐剧的演唱。她说:“开始难度特别大,学了将近快30年的豫剧,如今要以这么现代的方式去演绎,心里挺忐忑,但又期待这个新事物。我感觉这次演完,自己丰富了很多,比如我演现代戏,可能就会更自然。”
>>回应争议
争议一:豫剧团排演这部音乐剧合适吗?
音乐剧专家汤爱民:我认为中国的戏曲是最接近音乐剧的形式,中国的戏曲唱念做打,音乐剧也是一样。此外,这样一个中国古代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很容易做得保守。打破是非常好的创新。
花木兰扮演者蒋倩如:我觉得戏曲演员基本功很扎实,音乐剧演出也需要这些功底,我跟他们学耍棍子,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唱法。我们的学习是相互的。其实他们和这个戏是贴合的。我觉得他们能站到台上,就是音乐剧演员。
导演、主演刘令飞:有魄力,也敢于创新。比如,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汉密尔顿》讲的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故事,它是用Hip-hop演绎的,非常成功,不论创新还是冒险,都可以尝试。
争议二:这个花木兰这么现代,还是花木兰吗?
刘令飞:争议不在我控制范围内,我接受一切评价,赞扬也好,批评也好,质疑也好。但我不想保守地讲花木兰,这类作品之前已经做了很多。我喜欢有更多想象力的作品,这样的戏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而且原创一定是未来音乐剧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不可能永远看国外的作品,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不能让观众看十分钟就感觉知道后面的内容,这样的音乐剧会失去活力。我希望这部音乐剧能够走出陕西,到北京、上海,甚至到国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对这个版本的花木兰感兴趣。
“如果都待在舒适区不会有争议
但也不会有突破”
——专访西安市豫剧团、西安歌舞剧院负责人 赵鹏
华商报:你怎么看待这种跨界引发的争议?
赵鹏:这个风险我觉得应该承担。我们需要给院团一个出口。我们一直在探讨传统文化怎么和市场结合,也排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演不开。我们希望年轻人接受,希望他们走进剧场,愿意花钱买票,就得考虑他们的这种艺术审美。到了这个时代,应该有新的创新和尝试。当然,压力非常大,排演顺手的作品,可能不会有争议,但大家都待在舒适区,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或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没有突破。长时间待在舒适区最终会走向衰落,所以就实践吧。
华商报:为什么选择花木兰?演完花木兰后,这些演员将如何发展?
赵鹏:常香玉大师的花木兰大家都知道。花木兰是一个世界IP,但为什么迪士尼讲的花木兰大家就爱看,后面的花木兰没有太大的反响?我们希望用世界语言,来讲好这个中国故事,让传统题材焕发新的活力。
之前看过黄豆豆演的《粉墨春秋》,是舞蹈和戏曲的融合,非常好的一部作品。我们在打造的时候就在想,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风格排演出来也不会惊艳,所以想到了音乐剧,它在国内还是发展初期,陕西还没有这样的院团,我们既可以填补艺术门类的空缺,又可以先走一步,培养我们自己的音乐剧演员,还能吸引年轻观众,为什么不做呢?
豫剧是外地剧种,本身生存环境不易,它有自身求变的渴望。我们团的戏曲演员有个优点,就是喜欢尝试新事物,这次选了一些年轻演员来演音乐剧。此外我们团的创始人樊粹庭老先生说传承精华,弃之糟粕。一部分老演员依然在演精品传统戏,等我们商业市场化发展好了,还可以反哺给传统戏。华商报记者 刘慧
新闻推荐
占盲道、出店经营、垃圾裸露……7月7日,咸宁中路这些问题经华商报A06《小8跑街》栏目报道后,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和新城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