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呀,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我要给你那新鲜的花儿,你让我闻到刺骨的香味儿……”电影《大河唱》中响着苏阳的代表作《贤良》,而苏阳趴在影厅门缝看观众的反应。再次来到西安,苏阳在摇滚歌手之外,又多了个电影人的身份。他是电影《大河唱》的发起人、主演,也是音乐总监。他和一群对民间艺术满怀热情的电影人,历时三年,跨越七十万公里,溯源黄河流域的音乐,记录民间艺术家的生活。在7月5日的西安影迷见面会前,华商报记者专访苏阳,听他来谈谈如何寻找中国人自己的唱歌方式。
从音乐到电影,自然而然地发生
苏阳低着头走来,一身黑色装束,略显严肃。如果你和他擦身而过,完全不会觉察他是个摇滚歌手。
“大家熟悉你是因为你是个摇滚歌手,怎么会想要做一部电影呢?而且不是商业电影,是纪录片?”华商报记者问。苏阳说:“我在2003年之后的大部分作品基本上都是受民歌影响的,我需要与民间艺人以及更多的艺术家合作,立体化我的舞台。2016年做了一个“黄河今流”的项目,和电影圈朋友一起聊,大家都觉得想要围绕黄河流域的音乐做一部片子。”
很多人好奇《大河唱》为什么会选择四个民间艺人的故事,苏阳觉得这个事情是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由于要呈现真实的历史变迁中的人的生活,一开始我们找了音乐人类学的老师做了一个前期调研,我给剧组提交了从2003年开始采风的大部分名单,筛选出四个人,就是大家在电影中看到的说书人刘世凯、花儿歌手马风山、百年皮影班班主魏宗富、民营秦腔剧团团长张进来。”
苏阳说,选择拍摄他们四个人,一是电影表现黄河流域的艺术,这四个人住在黄河流域不一样的地方,二是他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所从事的艺术都不一样,“影片并没有按照情节去拍摄,而是按照人类学的视角,发生了什么就记录什么,最后剪辑。我在片中只是一个线索,大家能看到我跟他们之间的联系,但是并不那么刻意地去拍。”
谈起与这四个民间艺人的交往,苏阳颇有感慨:“我和他们每个人结识的时候都不一样。第一个出场的陕北说书艺人刘世凯,他是我那年在盐池认识的一个非遗办的朋友介绍的。我们吃饭的时候就叫他来了,他唱了好多传统的段子。我后来问他“你能不能唱一唱你自己身边的故事?”这个电影拍完时,我发现开始唱“刘世凯传”。我整理曲子在他家待过,从他唱才知道他曾经娶过两个老婆,都去世了,他现在的愿望是找个伴儿。”
很多生活变化都发生在电影拍摄的两年间,再比如张进来为了振兴秦腔组办民营剧团颇为艰辛;马风山的演唱也因为歌曲爱情元素而被人不理解;魏宗富在这两年里经历了移民搬迁。“每个人都生活得很真实。我想让大家了解,音乐是自然的发声。”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声音
作为职业摇滚音乐人,怎样看待原生态音乐和人的生活关系?苏阳说:“我认为音乐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生活里发出的声音,他有什么样的生活,才会有什么样的声音。我觉得这个纪录片的意义,就好比我们影片中总会出现的一个画面:一条河,它特别宽广,汹涌澎湃。它的意义何在?它应该有具体的美丽,每一粒沙、每一滴水,都让别人看到它的美。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来自民间声音被人看到、被人听到。”
“这是《大河唱》片名的由来吧?”记者问。苏阳说:“对。其实它的英文片名倒是我更喜欢的,“THE RIVERIN ME”,大河在我心里。它让我想起来去哥伦比亚诗歌节,执委会主席看完我们演出特别激动,在台上说“大河在你心里,大河在我的心里,大河在所有人的心里。”现场被邀请的华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还有诗人赵丽宏,所以他这句话是面对他邀请来的10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说的。我觉得音乐和艺术是因为人而存在。”
《大河唱》是纪录片,又是拍民间艺人,大家第一反应这可能是部闷片,但是片中好多梗让观众笑得很开心,当记者说到这里,苏阳终于绷不住笑了,他说幽默不是事先设计的,“你不知道他们会说什么,可能文化的差异,语言的新鲜感,让大家有这样的感受。这也是纪录片的魅力。”
你不去回头看你的根
是没法走向未来的
电影口碑炸裂,苏阳改编自宁夏民歌的主题曲《贤良》让观众听得很带感。苏阳浙江出生,银川长大,16岁在西安上学时迷恋吉他,踏上音乐之旅。这样的成长经历使他对黄河流域土地与艺术有更根性的思考。他将传统民歌与现代摇滚嫁接,用现代的方式延续民间的味道,形成另类的西北摇滚。
华商报记者问苏阳:“你最早被外界关注就是做主题为“土的声音”的演出,你组建过的乐队也被誉为“最具土根性”的乐队,这个“土”是你追求的吗?你怎么定义自己的音乐?”苏阳回答:“我从民间音乐里汲取养分来做我的音乐,到后来反过头做“黄河今流”这个项目,还是去向民间要东西,是从民间艺术到现代艺术的转换。因为我后来的舞台不光是做音乐,力求跨越既定的维度。我自己没法定义我自己的东西,基本上我做的工作就是从民间转换到现代那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认为也都是必须的、必要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域性的艺术家,如果你要考虑走得更远,你不去回头看你的根,是没法走向未来的。”
片中毫不避讳地保留了苏阳在哈佛大学访问演出时被批评的片段,关于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结合,哈佛的教授认为影响民间艺术的纯粹化。苏阳说:“他的质疑有道理。我做这个电影希望不是给人一边倒的答案,有这样的争论是对双方都有一个思考、促进。对我来说,就有新思考,民间艺术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就应该是纯粹的、被真实地记录下来的档案价值,是一种声音样本,放在博物馆里供后人借鉴或者学习研究;还有一个价值就是我们可以考虑在这个声音载体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生存土壤?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唱?他的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去学习,然后去创造新的意义,而不是停留在他的那个时代去做一模一样的东西。音乐本身不是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创造。”华商报记者 路洁/文 罗思源/图
新闻推荐
占盲道、出店经营、垃圾裸露……7月7日,咸宁中路这些问题经华商报A06《小8跑街》栏目报道后,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和新城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