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骆妍
临潼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海内外大量游客来临观光旅游,全区总人口72万,流动人口众多,食品安全尤为重要。记者专访了临潼区食安委主任、区委书记王浩。
王浩说,近年来,临潼区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坚决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健全体制机制,组建市场监管局,科学指导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强化执法监管,全区现有基层食品药品监督所22个、工商所11个、食品稽查队1个、经济检查大队1个、质量检查大队1个,执法人员364名,各行政村聘请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281名,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从食品生产到群众饭桌,进行全链条监管,在农产品种植环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2个、无公害农产品56个、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在生产加工环节,率先在全市落实食品生产企业“吹哨人”制度;在经营销售环节,督促食品零售企业严格依法经营,建立市场商户承诺诚信经营制度,实行餐饮行业等级量化管理,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区2条、示范户33户。
同时,全面覆盖监管,“一书两档”建档率100%,实现了对全区66家食品生产企业、4244家食品经营企业、278家小作坊的全面管控。多举措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强化农产品农残检测,实施“明厨亮灶”工程等多举措监管食品安全。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将18项食品安全高频事项接入政务服务网,梳理办理事项清单,向群众提供办事指南,实现线上服务快捷化。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形势稳定,近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近年来,临潼区围绕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重点问题,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31次,出动执法人员960人次,紧盯生产流通、服务管理和餐饮废弃物处置等环节,全面清理“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消除违法行为生存空间。常态化开展“三小”整治,今年以来,累计检查小作坊389户次、小餐饮单位1536户次,全面取缔主城区小餐饮摊贩占道经营,设立夜市摊点集中规范经营。全面排查农村、城乡接合部、学校周边、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检查食品生产企业5家、农贸市场72家、超市200家、肉制品及水产品专营店780家,立案查处29件,结案率100%。整治学校周边食品销售乱象,下架“五毛”食品及辣条产品23种350袋,查封27种227包。坚决制止了违法行为,保障了群众利益。
王浩表示,临潼区还将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分级管理机制,健全政府负责、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工作格局。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大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监管力度,建立“红黑榜”制度,落实承诺诚信、警示约谈、退出机制,倒逼食品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守法经营。组织辖区高等院校、中小学校、机关单位及餐饮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文明餐桌行动”,全区餐饮单位已基本实现海报上墙、桌牌上桌,引导群众树立安全用餐、文明用餐理念。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食品安全工作,营造了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体制改革,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治理体系,坚决以昂扬的斗志、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巩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成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耀青)昨日,西安经开区召开教育工作推进大会,《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正式亮相。根据《方...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