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第二届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探讨艺术与无界之城

来源:澎湃新闻 2019-11-23 10:01   https://www.yybnet.net/

11月22日,“第二届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论坛是以“艺术,都市之颜”为主题,探讨艺术、城市和教育的关系。尤其对未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入驻宝武集团原不锈钢厂地块提出了畅想。

早在2016年12月宝武集团、宝山区政府、上海大学共同签署的“共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实践成果之一。该框架协议旨在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共促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吴淞院区建设,共同推动上海市吴淞地区转型发展和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建设。

论坛现场

2018年首届论坛以“艺术、钢铁之都的蝶变”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去产能背景下的转型发展问题,并就“工业遗存的价值再生”、“艺术和观众的产业桥梁”、“过剩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以及“城市的美学追求”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吴淞国际艺术城提出了“无界之城”的畅想。

延续工业遗产的主题,第二届论坛以“艺术、城市、教育”为切入点,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全球论坛。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米兰新美术学院和多莫斯设计学院学术总监伊塔洛·罗塔、普利茅斯艺术学院院长首席执行安德鲁·布华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在内20余位艺术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学者、教育者齐聚,对如何在工业遗产中将艺术、建筑和教育融合,如何将这三者作为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力,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为当下城市艺术景象从本土走向国际的重塑过程提供批评与思考。

2018年论坛期间,嘉宾参观宝钢工业遗存现场

在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看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特质,以及吴淞地区特有的工业文明遗产,为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也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社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宝武集团产业园区发展中心总经理、上海美术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王语也希望中国宝武在转型升级、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厂区、园区到城区的发展之路。

工业遗存与城市社群的表达

城市基于社会愿景和公共政策在不断地壮大与自我重塑。城市的发展与革新包括艺术的积极参与及其富有想象力的足迹。艺术和城市之间有着不可分割且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具有社会适应力的城市和政治环境中扩展着当代艺术实践的想象力,并成为活跃而批判的艺术景观的反射棱镜。

宝武集团不锈钢厂地块工业遗存

作为工业遗产转化典范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其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以伦敦和泰特的发展为经验,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讲述了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美术馆与社群和城市等议题。她认为,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生活的碎屑,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项目,而会成为未来很多项目的起点。同时,文化机构像是城市的免疫系统,虽然不可见但却是“城市针灸”,而美术馆的功能也不是简单的传播普及艺术,同时也要为所处的社群发声。“社群变得强大了,城市才会随之变得更为强大。”

宝武集团不锈钢厂地块工业遗存

作为城市快速发展的亲历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提出了城市中心“空心化”和物理城市空间被虚拟网络替代的概念,并发出"谁的博物馆、和未来博物馆是否会虚拟化"的疑问。

而对于工业遗存,社会学家顾骏则提出:“为什么我们在讲遗存的时候,文化性的遗存被重视,而工业性的遗存却被忽略?”他认为,这是因为文化性的遗存中看到了人的表达,而工业化的遗存中间我们没有看到。工业遗存的对话者是科学、自然和技术。工业遗存中蕴含了刚性的肌理,它的表达需要新的载体。比如一个冶炼设施,当年的设计肯定有技术科学上的必然性,但后来语境发生了转化,今天它的空间可以被更好的利用,在今天的语境中讲是一个冶炼背后的故事。

在普利茅斯艺术学院院长和首席执行安德鲁·布华顿看来,其中涉及到“场地的创造”的概念,他认为“其实城市就是人类所创造的艺术品,代表了人类的身份、语言,这都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创造物,也是人类所产生出来的一些价值。”

处于城市之中的教育与艺术

在“教育与城市”“艺术与城市”两个板块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和韩国Mass Studies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和总监曹敏硕分别做了主旨发言。

潘鲁生以中国美育的实践者、民间艺术以及公众文明的传播者的角度来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城市的人文精神,也是最普通老百姓的一种文化权益。美育是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主要的内容。而社区是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的要素,并应该进一步的拓展。并希望突出民生需要,在探索未来的城市与教育,与公共文化中做资源的整合。他的发言也引发教育在城市发展和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思考。

论坛现场

韩国曹敏硕建筑师的发言以“艺术,城市和工业遗迹”为题,并以自己的经验讲述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中的“都市之颜”,且尤其提到了“自然”和“历史”。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建筑的物理或外在的形式,更多会去考量它的生态系统或者自然以及文化的结合。”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艺术总监李龙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OCAT 西安馆创始馆长凯伦·史密斯、“再调整的艺术”联合创始人提尔·费勒斯等就以上话题进行了讨论。

李龙雨认为,艺术包含着历史记忆、社会以及人民,社区是市民的重中之重,是生活的中心。如何找到社区的需求,据此进行创意,满足大众的需求,是一个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面对的问题。

宝武集团不锈钢厂地块工业遗存

在被誉为是“水泥森林”现代城市,人与人之间、实践和艺术之间是否还有联系?绘画和雕塑是不是简单放在空间当中就可以被满足了?未来艺术和网络空间、和高科技如何进行结合?这些都是当下的疑问。

在工业遗产的转化上,“宝武”不是未来的798、M50,而是从美术教育的定义,以城市发展的思考切入,并借此反思美术教育和重新定义未来的生活方式。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认为,相比上一届论坛大家更多谈论成功的工业遗产改造经验,“这次我们涉及到人,涉及到教育,涉及到我们自身的一种审美。” 他也希望未来的论坛办成是一个向往未来的美术教育的加力器,也希望大家把对于未来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重新定义能够加入在宝武规划建设中去。“共同为未来的人的艺术人生、艺术社会,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付诸于行动。”汪大伟说。

活动LOGO

未来的吴淞国际艺术城将以艺术为媒,融合终身教育,集艺术金融、艺术地产、艺术教育、艺术鉴赏、艺术疗养等多种产业形态的创造之城的理念。

注:此次论坛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宝武集团共同主办,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承办,油罐艺术中心合作举办。

新闻推荐

治牙中途患者心脏病复发住院 口腔医生“登门”去看牙

华商报讯(记者吴洁)西安一位老人因治牙期间心脏病复发,不得不中途停止治牙,去医院住院。为保证患者牙齿治疗,牙医拎着治疗箱“...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第二届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探讨艺术与无界之城)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