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第七届文化和旅游融合与创新论坛在杭州举办,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地方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和国内知名景区、文旅企业和行业专家等两百余人齐聚一堂,分享交流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的经验。会上发布了“2019文旅业最美中国”点赞名单,西安浐灞生态区成功入围。西安浐灞生态区同时还荣膺“2019文旅融合发展优秀区县”。
“生态+文旅”
打造创新体验区
“发展生态旅游,繁荣生态文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认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立足于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依托多样化的传统基因,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协同发展之路。
作为全国首个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兴城”发展理念,按照“让河流休养生息,让生态流入城市,让文旅融入生活”的路径,打造“生态+文旅”创新体验区。
成立15年来,浐灞生态区先后建成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公园6座,累计形成水面景观1.8万余亩,修复提升河岸植被68公里,建成公共绿地900万平方米,鸟类由65种增至237种,形成人、城、水、绿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旅”特色产业。同时利用绿色廊道、公园,策划第十三届西安读书月启动仪式、2019西安生态徒步大会等活动,打造浐灞特色生态文旅产品。
时尚标杆
构筑最美“经济带”
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表示,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而在浐灞生态区,文化是最好的旅游体验,旅游是最生动的文化交流。在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实景演艺会跑的《驼铃传奇》秀,打破世界单一舞台演出模式,以震撼炫酷的舞台效果,展示丝路文化的神秘。坐落于西安世博园的中华千古情项目,将以具有感染力、震撼力、影响力的史诗级演出,展示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
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世界文化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西安领事馆区、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自贸试验区……是浐灞“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即将投入运营的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将成为服务亚欧合作交流的“会客厅”,让世界从这里了解西安。
以华夏文旅、中华千古情为引擎,打响世界级文化演艺品牌;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世园婚庆文旅小镇、腾讯双创小镇为载体,打造创意文旅新窗口;以最美瀑布桥、别样霓虹景、灞上夜游船为体验,高品质推进城市生活美学氛围营建;以砂之船、凯德广场为配套,打造时尚生活新标杆,目前,砂之船正在申报国家3A级景区,这将是首个具有浐灞特色的商务旅游景区。浐灞生态区正通过打造项目“金名片”,构筑最美“经济带”。
紧抓机遇
做活文旅融合“大文章”
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浐灞生态区将牢固树立“以项目建设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紧抓“十四运”及三中心发展黄金机遇,通过写好生态文旅“水文章”“数字新经济”“丝路演艺”三个篇章,做活“文旅融合”大文章。一是精心布局“一核+两翼+延展区”高品质酒店群,推出主题化景区酒店,策划艾美酒店为高端商务公园品质体验地、华海酒店为西北江南风情的体验地、灞柳驿酒店为关中文化体验地,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二是联合腾讯文旅,策划一批“科技与时尚”“历史与时尚”“赛事与时尚”融合的数字艺术创意活动,提升浐灞城市时尚氛围。联合世园婚庆文旅小镇,策划推出“幸福马拉松”等活动,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夜间餐饮消费街区,推动区域“幸福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以华夏文旅、宋城演艺、丝路博物馆等为载体,鼓励把艺术展览、文化演艺嵌入到商场、餐饮、酒店等各类消费场所,构建演艺消费聚集地。同时,围绕文旅融合及灞河生态廊道文化建设,整合华夏文旅、宋城演艺两大演艺品牌,搭建文旅产业丝路演艺合作平台,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通过抓好文旅重点项目,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
新闻推荐
医护人员彼此在浅色T恤上画“肺”近几天,每当午饭过后,西安市胸科医院中医康复科一片欢腾,只见几个握着马克笔的医护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