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西安市召开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方案发布会

来源:阳光报 2019-11-29 05:41   https://www.yybnet.net/

阳光讯(记者 杜丽芳 曹文豪)11月27日,西安市召开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方案发布会。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的出台(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西安市未来一段时期推动“三个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确定了目标,也为广大企业参与西安做强枢纽、做大平台、促进流动提供了重大利好,对西安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意义重大。

《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按照支撑“三个经济”发展的载体、平台、产业、政策、保障进行统筹,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建设辐射能力强大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主要是通过提高精准供给水平,加快构建陆空海铁一体、联通全国、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下一代信息中心和智慧枢纽,夯实“三个经济”发展基础和载体。

一是织密航空运输网,积极拓展中亚、西亚客货运市场,强化既有中东欧、西欧、澳洲航线网络,扩大东南亚、中亚经由西安前往日韩、北美的第五航权航线,到2022年,国际客运航线达到100条,全货运航线40条,西安机场国际通航城市及地区达到75个以上。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网络格局。

二是拓展轨道交通网,加快西银、西延、西武、西渝等高铁项目建设,全面开工机场至阎良、西安至法门寺南线等城际铁路,到2022年全市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20公里以上,地铁累计通车256公里,“米字型”高铁网架构基本形成。加快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网,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联通渭南、铜川、宝鸡、汉中的“一小时”通勤圈。

三是优化快速道路网,重点加快建设西安外环高速南段、京昆高速西安段改扩建、鄠周眉高速等工程,实施一批枢纽间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到2022年大西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公里,形成覆盖全市、连通全省、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网。

四是做强智慧信息网,推进“云、网、端”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打造“光网西安”“无线西安”“物联西安”,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西北分中心、多式联运大数据运营中心,统筹推进政府投资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建设,打造国家西向信息传输大通道和大数据存储交换中心、信息枢纽中心、互联网信源集散地。推进5G网络加速布局建设,实现城区5G信号全覆盖、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

第二部分:打造多元化国际化开发开放平台

主要是通过打造引流、聚流、强流的国际门户服务平台,提高国际国内资源要素聚集能力,扩大辐射范围,提升“三个经济”平台效能,重点是构建“两核两区四园多层次”的平台体系:

两核:充分发挥陆港和空港的核心作用。做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发挥国际港务区国际、国内双代码优势,探索建立陆港与新丰铁路编组站及临潼现代物流区的统一运营管理机制,巩固铁路枢纽国内龙头地位。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畅通东西双向国际贸易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2022年,陆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万标箱。做大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空港综合保税区、临空会展综合体、飞机维修基地等承载园区建设,建成空港国际商务中心、航企总部基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时效敏感型产业集聚,2022年,临空经济规模突破260亿元。

两区: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和构建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研究探索中国特色内陆型自由贸易港建设模式和发展范式,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样本”。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

四园:建设欧亚经济综合园、中俄丝路创新园、临空经济国际合作园、中欧合作产业园,聚焦科技创新、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临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2022年,国际产能合作经济规模达到5000亿元,打造国际投资与产能合作高地。

多层次平台:加快建设西安奥体中心、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及配套设施,积极申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促进会展经济发展,建成国际会展城市。搭建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贸易投资促进、政策扶持、代言工商平台,加快西安领事馆区建设,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层次经济文化交流平台。

第三部分:构建现代化产业支撑体系

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加快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抢抓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发展机遇,加快构建“三个经济”产业集群。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积极培育大西安“两港五园十一中心”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构建供应链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网络平台道路货运、保税物流等新业态。重点引进和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到2022年,全市累计引进12家国内外知名的航空货运、国际货代、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物流企业,引进培育4A级以上物流企业45家。

二是创新发展现代金融,加快建设金融“金三角”,吸引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在西安设立区域总部及分支机构,探索开展金融创新业务。到2022年,全市金融机构数量超过2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10家,金融业增加值过千亿,高标准建设丝绸之路国际金融中心。

三是开拓发展数字经济,布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区块链等重大前沿产业,推进技术交流、数据共享、市场贸易、信息消费,着力培育一批主导数字产业、骨干数字企业和数字产业平台,探索建立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全力争创西安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

四是融合发展文化旅游,打造“西安世界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中央公园”三大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培育发展新兴旅游模式,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打造国际消费城市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五是突破发展科技教育,加快科技服务重点聚集区建设,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等科技创新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海外科创基地,2022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00家,院士工作站达到100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00人次以上,构建科技教育中心。

六是培育发展康养体育,发挥西安生态环境和医疗资源优势,培育康养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全面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为契机,促进体育服务产业和消费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体育健身消费新动能。

第四部分:支持政策

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聚焦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创建物流示范园区、支持口岸建设、推进供应链体系建设、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21条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一方面,在落实陕西省《关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若干政策》的基础上,通过1∶1配套资金,支持重点区域和领域突破发展。另一方面,在整合西安市现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升级版新政策,支持“三个经济”补短板。

经过测算,在三年政策执行期内,统筹中央、省、市三级财政,支持西安市“三个经济”发展,这些资金都是实实在在的奖补资金。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工作责任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统筹指导推进全市“三个经济”发展工作,西安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大力发展“三个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

为了为确保《工作方案》中的重点任务有抓手、抓得住,我们梳理了涉及“三个经济”发展的7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905亿元。其中在打造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方面,主要梳理了25个涉及机场三期、高铁网线、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枢纽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约3224亿元;在构造多元化国际化开发开放平台重点任务方面,梳理了23个涉及国际合作产业园区、会展场馆和物流园等平台建设项目,投资约746亿元;在构建现代化产业支撑体系重点任务方面,梳理了29个涉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约1935亿元。我们将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项目顺利建设,促进西安市“三个经济”快速发展。 

>>3版

新闻推荐

2019年度商业大咖评选火热进行

2019年度商业大咖评选活动消息见报后,目前已收到数十家企业和产品报名,评选活动还在紧张报名中,具体活动事宜可持续关注...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潼西路与西兰路上2019-11-29 05:07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市召开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方案发布会)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