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外媒记者走近兵马俑 探秘文物修复技艺

来源:西安晚报 2019-11-30 05:15   https://www.yybnet.net/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内,外国记者参观兵马俑修复过程。 记者 窦翊明 摄

11月29日,由西安市委宣传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西安日报社共同举办的“丝路西安行——2019外媒记者看西安”主题采访活动分别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秦王文物复制厂。来自欧新社、日本NHK电视台、蒙古通讯社等媒体的记者们通过近距离接触,探秘兵马俑修复和兵马俑工艺品的制作技艺。

近距离看秦俑修复很难得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号坑,无数个与真人一样的兵马俑排成整齐的阵列,让人震撼,仿佛走进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每个兵马俑的面部都不相同,他们高大的形体、逼真的形象真是太震撼了!”蒙古通讯社记者AmarAnkhbayar说。

“文物修复前都要做哪些准备?”“为什么陶片的颜色不一样?”“怎么确定每个陶片的主人?”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楼1号坑室内修复室,两件正在修复的铠甲武士俑聚焦了外媒记者们的目光,大家围着文物修复人员询问着秦俑修复的过程、方法及注意的问题。欧新社记者PlavevskiAleksandar来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6次,这是他第一次深入了解秦俑修复的过程,看着文物修复人员正在用毛刷对铠甲武士俑进行轻扫,去除表面浮尘时,他连续按下快门,近距离看着工作人员修复秦俑,他觉得很难得!日本NHK电视台的记者周天拿着摄像机尽可能多地记录不同角度的兵马俑,了解兵马俑修复及彩绘颜色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秦俑修复需要耐心和细心,更要有专业精神和敬畏之心。对文物怀有敬畏之心,在文物修复中才能倾注全力和热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介绍说,“在修复秦俑的过程中,从每个文物身上都可以投射出那个时代的信息。每修复完一件文物,就会不自觉地对它产生深厚的感情,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会惦记它。”

精美成品让外媒记者连称赞

兵马俑工艺品是怎么制作的?在位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馆不远处的秦王文物复制厂,记者看到,还未制作完成的兵马俑工艺品整齐排列着,等待着晾干后进行烧制。在这里的兵马俑工艺品有不同尺寸、不同类型,他们通过模具固定,脱模之后进行修边、完善。对于比较潮湿的俑,工作人员会用一根木棒支撑着,以防止变形。

“我们秦王文物复制厂是1983年在省文物局批准指导下成立的秦汉唐工艺礼品生产的专业厂家。”秦王文物复制厂厂长韩平哲介绍说,“通过取料和泥做胚、模塑结合,以塑为主,阴干、烧制、黏结、打磨、做旧等工艺,我们研发、生产和销售秦兵马俑高仿制品、兵马俑礼品套盒、铜车马、青铜器系列、唐三彩系列、汉陶等文物复制品。”

在厂区一侧摆放着约20个已完成泥塑工序的泥俑,形体高大、制作精细、造型准确,引起了外媒记者的关注。“这些兵马俑是用什么泥土做成的?”面对外媒记者的提问,韩平哲指着厂内的一堆红色泥土介绍说:“这是我们烧制陶俑使用的泥,它的黏性较好,制作前我们会人为把泥踩到软硬、湿度均匀适中,这样制作出的陶俑不容易开裂。”

通过制模、晒干、烧制等复杂步骤,一个惟妙惟肖的兵马俑工艺品就制作完成。精美的成品让外媒记者连连称赞。蒙古通讯社记者AmarAnkhbayar说:“虽然见过成品,但我之前还没有见过这种复制工艺,很有意思。”欧新社记者PlavevskiAleksandar特意购买了一款彩绘的小型陶俑工艺品,爱不释手。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很漂亮,我要带回去留作纪念。”

记者黄晓巍

新闻推荐

公交车行驶中失控 撞上护栏才停下

事故现场11月28日21时20分许,西安南二环太白立交由北向南方向,一辆正在上桥的205路公交车突然失控,将路边5米左右隔离护...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穿越花果山2019-11-29 23:46
评论:(外媒记者走近兵马俑 探秘文物修复技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