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有这样一家机构:关乎个人“幸福感”,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他”;关乎企业“钱袋子”,发展全过程都可以找“他”帮忙;关乎社会“促发展”,省内重点项目多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就是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以下简称“工行西安分行”),一家兼具国际气质又扎根西北的金融机构。
2019年以来,工行西安分行积极创新融资服务方式,支持西安市重大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力。截至11月末,向交通运输、新能源电力、先进制造业、公共设施、文化教育等重大领域经济实体累计投放贷款近千亿元。
稳居同业第一助力“枢纽”服务力
“分行以新思路、新金融、新服务推动西安‘三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大西安立体交通、重大水利、城市地下管廊、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行西安分行行业首席客户经理说道:“承担国家发改委的重点项目是大行应有的担当,即使在规模紧张时期,工行也没有出现任何一起断贷或抽贷的事件。”
据悉,这些重点项目多涉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发展西安枢纽经济不谋而合。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工行西安分行在交通运输领域累计投放贷款近200亿元,涉及铁路、公路、机场、地铁等多方面。铁路项目同业第一,地铁一条不落,公路盘活存量。
铁路项目方面,工行西安分行一直遥遥领先,位于同行第一。2019年工行西安分行向省内包括西宝、宝兰、西成、西延等高铁项目贷款投放总量达260亿元,多条线路处于牵头地位,西延高铁成为工行西安分行引领行业信贷的新亮点。
公路方面,工行西安分行向山柞、平镇、咸旬、黄岩等项目投放贷款超过80亿元,累计350亿元左右;地铁方面,西安市地铁从1号线到6号线,该行全线参与其中,累计投放87亿元;航空方面,机场三期项目贷款投放200亿元。
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长安号’今年开了1800列,西安位列第一。其中分行的信贷资金投入达3亿元,另有4亿元正准备投入。”工行西安分行行业首席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优化信贷布局增强“门户”开放性
作为一家重点城市行,抓住城市特色,发挥所长服务特色则是必由之路。近年来,西安打造对外开放的“门户”进程明显在加快。
“我们结合跨境金融特点,充分发挥工行全球化优势,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力西安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工行西安分行国际业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工商银行的服务覆盖区域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94%,覆盖全球GDP总量的90%,成为首家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全球最佳银行”。这成为其独有的全球化优势。
就在2018年,工行与陕西省政府签订战略协议,约定重点支持八大领域,“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一带一路”融入发展等位列其中。
“根据企业需求,分行可提供从国际结算、跨境融资、跨境担保、外汇资金交易等一体化的跨境综合服务。”该负责人补充道。
如在跨境融资产品方面,该行利用陕西自贸区金融政策,通过联动境外机构,推出自贸区风险参贷、海外代付、境外直贷等特色产品。自贸区风险参贷今年已累计为省内外多家企业发放了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近30亿元。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工行西安分行为西安市千余户“走出去”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实现国际结算量约27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百亿元,结售汇业务量超55亿美元,国际贸易融资30亿美元。
量体裁衣扶企业紧抓“流动”新机遇
流动经济的要义之一在于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而能否服务好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民营企业,正是检验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参考标准。“工商银行名字中就带着‘工’和‘商’,是依靠工商信贷起家的。”西安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据悉,为支持大西安发展力度,工行陕西省分行除对西安分行信贷规模给予重点倾斜确保外,将全部普惠金融业务、授信项下流动资金贷款等权限下放分行自主审批。
在此背景下,工行西安分行设立科技特色支行,支持西安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融资,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
“我行始终坚持分类施策和标本兼治,支持主业突出、治理优良、负债率低、风控力强的民营企业龙头型企业发展。同时,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让西安的民营企业能够抓住西安的发展机遇,快速发展。”该客户经理说。
在支持龙头型企业发展方面,截至2019年三季度,该行为14户大中型民营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贷款余额80亿元。支持的企业涵盖贸易型企业、制造业企业、文化旅游业等。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工行西安分行累计投放公司贷款突破千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板块余额近600亿元,城市公共设施板块余额近300亿元,旅游文化板块贷款余额近50亿元。
新时期,“三个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作为西部龙头城市和第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虹吸效应正在日渐凸显。
谈及未来工行西安分行将如何更好地助力西安“三个经济”,该行行长麻旭恒表示:“下一步,工行西安分行将以支持西安市发展为重要导向,继续当好五星级‘店小二’,充分发挥优势,在扩大贷款规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等方面积极努力,切实助力‘三个经济’,实现追赶超越。”
本报记者张翌晨
新闻推荐
近日,“母婴关爱室省级示范点”授牌仪式在西安市税务北厅举行,西安市总工会和西安市税务局工会相关工作负责人为经开区税务...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