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家具建材行业洗牌的关键年,有不少企业退出市场,也有一些优秀品牌强势崛起。
2019年家具建材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传统建材零售经营压力大,渠道严重被分化,“无促不销”现象加剧;另一方面有服务意识、品牌意识的企业正在做大做强。
面对新的一年,家居从业者更要细思如何增强品牌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完善的服务才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基。
现象1:传统建材零售商经营压力大
“今年上半年传统建材商户普遍面临较大压力,元月落实的全装修政策是一个因素,此外装修公司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现在不少卖场与建材厂家签订了战略联盟,卖场直接面对工厂或者对接总代理,底下经销商越来越难做。”三森家居建材城企划总监葛世俊说。
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西安主流家居卖场不少建材品牌销售量下滑30%,部分建材品牌已不依赖卖场客流,有自己完善的线下销售渠道,卖场内的门店更多的是形象展示。
现象2:“无促不销”恶性循环加剧
3·15、五一、十一这些节点,近年来似乎成了家居卖场销售的“救命良方”,尤其是2015年至2018年。此外,元旦、清明节、中秋节、双11、6·18等稍微能引起消费者重视的节日,都成了家居卖场的重要促销节点。“无促不销”已经成了家居行业最显著的怪象,遇促销家居卖场门庭若市,促销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卖场几乎门可罗雀。
但今年似乎促销也不能很好地吸引消费者,商户马先生说:“家居市场不景气,不促销根本就卖不出去。但是促销了效果也不理想,折扣再大,消费者似乎兴趣仍不大,生意不好做啊。”马先生表示,物以稀为贵,家居市场全年的价格促销攻势,对于消费者而言毫无新意,难免产生疲惫感,甚至还会对商家活动产生怀疑。商家的促销就像一个恶性循环,生意越是不好越要促销,越是促销,消费者越不买账。
在多个卖场都有门店的袁先生表示,不促销没有销售,促销了当下有销售,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又是冷冷清清。面对这个怪象,商户也不知如何是好。
现象3:全屋定制以20%增速大范围占领市场
“以前全屋定制只占卖场的很小一部分,一个卖场有3~5个全屋定制品牌,还都跟板式家具混为一谈。现在卖场家具类,除了实木家具就是全屋定制。全屋定制占据卖场两三层面积一点也不夸张。尤其是今年,瓷砖、卫浴、木门、木地板、橱柜等品牌都开始做全屋定制,全屋定制成为家居市场的绝对主流。”宾图整木定制副总经理侯明说。
华商报记者走访家居卖场发现,现在卖场中不光板式家具在做全屋定制,瓷砖、木地板、洁具、木门也开始涉足全屋定制,不少知名成品家具品牌也跃跃欲试。东鹏瓷砖、箭牌、圣象、大自然、德尔等品牌均已开展全屋定制业务,顾家、曲美、全友、楷模等知名成品家具也进入这一领域,甚至连南洋迪克等实木家具也加入了全屋定制的元素。
据悉,全屋定制每年正在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
现象4:服务、设计为导向企业开始崛起
当下消费者已经不以价格为产品选购的最终考量标准,未来市场将被定义为:产品、设计、服务和体验为核心要素的行业市场。在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优质的生产、精致的产品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全面,必须物美、舒适度高、环保,品牌好、服务优质……所以那些讲究设计、重视服务的企业崛起了,大明宫、居然之家相继引进进口家居产品,创立设计中心,全方位服务消费者,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同时也给重视服务、将设计作为核心的企业提供了机会。
现象5:环保成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环保一直是家居行业的主要关注点,甚至成了不少消费者选购建材家具产品的主要依据。从2018年开始,环保已不仅仅针对消费者层面,更重要的是针对企业自我生存的层面,在这个方面,国家环保政策已经完全说明了这一点。
对家居建材类的企业来说,将重新进行产业布局,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优势,重新整合自己的行业资源。同时,家居建材的下游客户将倒逼全行业来全面完善环保方面的要求。全行业重新布局自己的产业链和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华商报记者 千朋茹
新闻推荐
立遗嘱“房子给闺蜜” 不避讳身后事 90后果真“佛系”? 律师:年轻人的生死观正在改变,看待生死更客观,对财产安排也更趋理性化
■截至10月底,到中华遗嘱库立遗嘱的“90后”共计246位;他们中以程序员、律师、保险从业人员等工作压力较大人群为主■像微...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