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风筝吸引很多记者驻足拍照
外媒记者围观碑林区非遗项目展品
外媒记者参观兵马俑修复现场
外媒记者一行在比亚迪采访
11月27日至29日,西安迎来了欧新社、美联社、哈萨克斯坦通讯社、日本NHK电视台、《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蒙古通讯社、《中国与俄罗斯》杂志等多家媒体的记者,他们组成的采访团分别走进西安高新区、碑林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曲江新区、临潼区等地参观采访。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委宣传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西安日报社共同举办,3天的行程中,外媒记者的足迹遍布西安的多个区域,他们实地采访了西安的“一带一路”商贸物流枢纽、创新发展的硬科技企业、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区块链企业及文旅融合产业等各领域、行业,深入报道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
在比亚迪西安新能源产业基地,外媒记者们参观了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实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混线生产的焊接车间等。在试乘比亚迪全新一代新能源车“唐”时,《中国与俄罗斯》杂志记者玛丽娜赞不绝口。
“很高兴来到科大讯飞!”在科大讯飞丝路总部,《读卖新闻》的记者随机用日文在讯飞输入法的演示屏前说了这句话,瞬间,讯飞输入法将其翻译成中文显示出来。“准确度很高!”在场的外媒记者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3D打印模型、文创娃娃唐妞……在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园区,外媒记者们仔细倾听了解园区的孵化产业情况。
在古色古香的书院门,外媒记者们体验传统民间剪纸、学习吹糖人、佩戴戏曲盔帽、品尝关中礼馍、体验皮影艺术、了解棉絮画制作、观看结绳技艺……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外媒记者们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化身“中国迷”。
走进位于高新区瞪羚谷创业社区的蓝岸新科技和知象光电,外媒记者们争先恐后体验人工智能、AR、VR、高精度3D相机等科技产品。
食用油集装箱、汽车专列等在国际港务区西安内陆港随处可见。在爱菊粮油的油脂整装车间,整齐摆放的桶装食用油吸引了外媒记者们的注意,哈萨克斯坦通讯社记者SuleimenovRuslan十分关注这家企业,不时询问企业的发展情况。在西安港中欧班列营运中心,外媒记者们了解了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发运情况、中欧进出口货物详细信息等,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贸易的畅通。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外媒记者们被“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壮观场面所震撼。在文物楼1号坑室内修复室,记者们近距离看到文物修复人员用毛刷对铠甲武士俑进行轻扫,去除表面浮尘,他们围着工作人员询问着秦俑修复的过程、方法,了解更多文物修复及彩绘保护等方面的做法。
3天的时间里,外媒记者们近距离参观采访了西安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成就、丰富的历史遗存、醇厚的民俗风情和多姿多彩的城市建设。一位外媒记者说:“我感受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科技成果,开放现代的城市活力,希望有机会再到西安来!”文/记者黄晓巍图/记者窦翊明
新闻推荐
西安举行第28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活动 数百人蒙眼体验盲人生活
志愿者蒙上眼睛学盲文本报记者马昭摄本报讯(首席记者赵丽莉)数百人蒙眼20分钟体验写盲文,残疾人的妈妈从幕后走上前台,展...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