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李新春正在向西安工会干部介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盛况,他的手机不停地在震动。他知道这是项目安装现场打来的。“他们这么着急,是哪里出了问题?”会议刚结束,李新春迫不及待拿出电话回了过去……
32年前,李新春从技校毕业分配到陕鼓设备处,成为一名设备维修钳工。
第一次接触机床,李新春就认真跟着师傅学拆件、学看图、学组装。在第二台机床的维修中,他就可以独立承担操作了。每次接到维修任务,李新春并不急于立即动手,他习惯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梳理一遍,再分析产品结构,然后找出合适的方法,经实验确认后再动手操作,这使李新春练就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刚进厂那几年,李新春就像一块海绵,遇到多少新知识就能吸收多少。他主动参加公司各种培训班,不愿放过每一次提升的机会。很快,原本中级工的李新春,考取了高级钳工资格,成为陕西省第一批高级技师。
国内某大型钢铁集团高炉鼓风机中的核心动力装备是陕鼓与德国企业合作制造。在安装过程中,德国专家起初并不放心“中国制造”,不认可中国工人工作质量。
李新春带领安装队伍着装整齐、操作规范,还熟读英文图纸,仅用15天就完成了原定35天的机组安装任务,德国专家对陕鼓的施工队伍竖起了大拇指。
“现场问题解决专家”“业务精湛的技术能手”这些都是企业和客户对李新春发自肺腑的称赞。
近年来,李新春完成的创新改革项目和合理化建议超过150项。他先后攻克大型高炉鼓风机配套TRT“静叶零关闭”、TRT低压喷水部内喷嘴与外喷嘴干涉问题、提高轴流曲柄滑块组装配质量攻关、提高电动执行器装配质量等技术难题。
李新春作为陕鼓工业服务产业一线带头人,出差是“家常饭”。30多年来,他在用户现场服务的时间平均每年超过320天。在执行国内某化工企业27万吨/年硝酸“四合一”机组安装项目时,他的腿突然肿胀难忍,已蹲不下身。但为不影响用户设备投运,他强忍疼痛坚守在安装现场,直到项目平稳运行后才去看病。
工作中,李新春像一把“金钥匙”,影响着他人,通过传、帮、带,传道授业。如今,李新春带出的近20名徒弟遍布陕鼓的各个重要技术岗位,好多已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对此,李新春特别欣慰。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劳模工匠的初心和使命,在追赶超越的新征程中奋力奔跑,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作出新贡献。”李新春这样说。苗莹
新闻推荐
西安奥体中心。(资料图片记者窦翊明摄)10月5日,中国顶尖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会银牌得主庞清指导...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