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垃圾分类体验馆即将亮相。(新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供图)
■记者刘俊锋
1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标志着西安市垃圾分类已步入法治化、系统化、常态化。记者了解到,按照《条例》相关要求,目前西安市各级城管部门正通过多种方式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打造绿色城市环境,持续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新城区
垃圾分类体验馆邀您过“环保年”
今年春节去哪里?新城区垃圾分类体验馆应该是个好去处!在这个馆里,你会被高科技带来的视觉和音效所震撼,清清楚楚地看到废旧的玻璃制品变成美丽的装饰品,旧衣物改造成购物袋,鸡蛋壳变成盆栽植物的有机肥料……目前,体验馆已进入设备调试收尾阶段,预计春节期间将闪亮登场。届时,市民可以在这里过一个不同寻常的“环保年”。
新城区垃圾分类体验馆,集“教育、体验、互动、培训、服务”五项功能于一身,依托新媒体、大数据等平台,以互动体验为主题,向市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置身这个占地约2000m2的现代化体验馆,市民在游玩中就可以了解到,1吨废塑料可节省6吨石油;1吨废纸可节省300公斤木材,相当于少砍大树12-17棵;1吨旧衣服可生产0.99吨无纺布或分色棉纱,相当于节约1.1吨纺织原料或0.8吨棉花;1万台废旧家电就能拆解出500吨铜、铁、铝、塑料、橡胶、玻璃等可用资源……体验馆内还将陈列再生资源艺术展品,通过场景还原,让人们体验未来的生态家园。馆内还设置有答题系统,市民可通过参加分类抢答“大擂台”玩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据介绍,垃圾分类体验馆建设项目启动于去年8月,经过前期立项、招投标、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11月中旬已动工。预计春节期间将正式向社会开放。
航天基地
家长进校园指导学生垃圾分类
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航天基地不断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家、校、社”协同联动,以辖区各学校为重点,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投递、家长志愿者进校指导分类工作。由家长指导员们按照排班表时间按时到校,身着生活垃圾分类专用马甲,佩戴工作帽、胸牌,通过“查、评、考、收、写”五字工作方法指导分类工作。
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人员说:“查”即对各班级、年级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评”即对各班级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考”即随机抽取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提问;“收”即对各班分类出来的垃圾进行收集;“写”即记录工作日志,提供宝贵意见。
与此同时,航天基地还引入3家专业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外包公司,配备全日制专职分类督导员,专职宣传员,专职引导员,综合运用入户指导、主题活动、定点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和引导工作,打造“以学校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的“家、校、社”联动宣传模式。
据了解,航天基地共有20万常住人口,辖区垃圾日产生量为169吨。其中,其他垃圾平均日产生量为140吨,厨余垃圾平均日产生量为24吨,可回收物平均日产生量为4吨。结合辖区实际,目前航天基地共配备了全日制专职分类督导员82名,专职宣传员103名,专职引导员158名。辖区内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100%,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100%,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100%。
新闻推荐
■记者张黎娜1月11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获悉,西安市商务局按...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