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雁塔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市民正在办理业务。 记者 窦翊明 摄
高新第三十一小学(资料图片) 记者 冯炜 摄
机场工作人员为执飞西安—东京全货运航线首航航班装载货物(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李明 王健 摄
1月6日,西安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的召开为今年西安市各项工作展开了画卷。西安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十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力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80亿元
今年,西安将争取中央和省上专项资金,完善支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推动新时代对外开放相关产业发展。紧盯各项目标任务进展,强化与责任单位协同联动,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做大开放载体、做优开放通道、做好开放平台、做强开放产业,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达80亿元,全货运航线达到35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进出口总值3270亿元。
打造“全运蓝”
让今年优良天数再增加10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空气质量好了,才是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今年,西安将实现三环以内“无煤化”建设目标。制定《西安市“全运蓝”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通过打造“全运蓝”,让全市优良天数较2020年增加10天,PM2.5浓度较2020年再下降6%。
进行全域治水碧水兴城,完成547公里堤防建设任务,2.4万亩护堤林建设任务,形成“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
加大秦岭生态修复,完成15条峪口峪道综合治理,工程造林7500亩,治理小流域10000亩。建立全市秦岭保护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打击“五乱”行为,形成保护合力。
一场盛会提升一座城市
一场体育盛会不仅会让城市收获巨大经济效益和传媒美誉,还将进一步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并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十四运的举办,是西安一次提升国际化水平、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快速提升、充分展现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水平形象的极好机遇。
今年,西安市将通过306项工作任务助力十四运。
城市规划17项。谋划启动二环、三环扩能提升和地铁11号、12号、17号线规划建设。
城市建设185项。其中包括59项赛事保障重点工程,中央文化商务区等7个重点片区,“三改一通一落地”等59项民生工程,以及新建道路等28项工作。
城市管理104项。其中包括违建治理、围挡点位动态管理、城市绿化美化、智慧交通等。
深化改革推进营商环境提升
如果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是营商环境竞争,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本质也是如此。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对地方政府的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今年,西安市将制定出台1+18+N系列攻坚提升方案,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实现争先进位,进入前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安市将深化“6项重点改革”,推动实现审批项目最少。开展“3个专项行动”,推动实现收费标准最低。聚焦“10个提升”,推动实现办事效率最高。狠抓“5项重点任务”,推动实现服务水平最优。
引进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今年,西安市将创新工作机制,精准谋划招商。抓好74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推动473个在建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950亿元。
引进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5个,30亿元以上4个。“6”大支柱产业引进项目23个以上;“5”大新兴产业引进项目2个以上;“6”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进项目34个以上;“1”大文旅产业引进项目3个以上。
打造先进制造业西安品牌
今年,西安市将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项目招商,加快产业集群建设进度,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加快打造西安产业品牌,加快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快推动深入融合步伐。形成4个千亿级支柱产业,超百亿企业达12户。
让世界看到更多的西安之美
今年,西安将推动“文商体旅+在线新经济、虚拟现实场景体验、生活消费”等模式创新,新增20家中小学研学基地,创建12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加快建设“长安书院”“长安云”“长安乐”,打造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云”,构建现代化、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聚焦“相约西安·筑梦全运”主题,开展十四运系列文体旅活动。围绕“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品牌,加快西安城市形象的全民传播、全域营销、全球推介,让世界看到更多的西安之美。
推进城乡“五个融合”
今年,西安市将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和大都市田园农村。坚持城乡产业、建设、治理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城乡“产业融合、空间融合、制度融合、人才融合、治理融合”。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市一个百分点以上;主要“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教育、医疗“两手抓”
教育和医疗都是幸福城市的重要标准。今年,西安市将新建、扩建126所学校,新增学位10.8万个;遴选220所公办学校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
加快实施13个医院建设项目,全面改善疾控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21个区县、开发区疾控机构建设。
提前储备一批医学人才,2021年计划引进硕士以上医学毕业生500名,确保医院建成后尽快投入使用。
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
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是保持城市活力的必要条件,而人才更是一个城市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今年,西安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硬科技创新示范区,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00家。
以重点工程、企业、项目为载体,出台总部企业人才引育专项政策,遴选100个“西安英才计划”人才项目;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海外引才活动,吸引集聚全球人才。
记者马昭
新闻推荐
春运即将开始,未来天气形势如何?25日16时,西安市气象台发布2021年西安市春运气象服务专报。2021年春运期间气候趋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