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本报记者 马昭 摄
2月1日13时30分,在西安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开幕前,鲍锋、贺建军、陈宏、周媛等4名西安市政协委员走上委员通道集体亮相接受媒体采访,他们围绕西安GDP“破万亿”、医疗、教育、“三改一通一落地”工程等民生热点谈感受、“出点子”。
鲍锋:应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2020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然而,这一年西安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这标志着西安综合实力、生产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委员鲍锋说,这同时也意味着西安十项重点工作率先突破,整体推进,西安走上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面对“十四五”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他认为,西安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开放高效政府、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助推战略新兴技术产业创新,全面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跨界研发合作和技术交流,构建开放、包容、和谐、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文化创新引领技术创新,以城市人文价值规范和引领科技创新的方向,发挥驻市高水平大学、国字号企业等的优势,使其与西安市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城市发展愿景建立共识目标,同向同行。
贺建军:让百姓享受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委员贺建军建议,西安要下大功夫、大气力引进全球、全国知名的领军人才。“西安本土的名医、大家也很多,要想方设法扩大他们的影响力,打造出若干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名医、大家和院士,优秀领军人才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他说,还要形成专科优势,整合发挥好现有卫生资源的作用,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打造出一大批在业界叫得响、有影响的高水平优势学科、优质专科和专病中心,让老百姓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要做好资源整合,发挥好部属、省属和军队办医、社会办医等各方优质医疗资源作用,只要有助于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西安百姓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就要纳入整体卫生健康规划之中。
陈宏:让优秀教师引得进留得住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和全体西安市民一样,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感到惊叹和振奋。已经有195所新建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还有126所学校正在开工建设,7800多名新教师是过去三年招聘教师数量的总和,解决学位20多万。”委员陈宏说,除了硬件的改造提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公办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措施,更是保证优质教育不断增长的重大举措。
他建议在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同时,切实提高政策执行力,落实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完善公办学校管理机制,改进教师招聘办法,面向全国放宽人才引进条件,提高待遇,让优秀教师引得进、留得住。
周媛:“三改一通一落地”城市更美了
“自从2019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三改一通一落地’工程以来,西安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700多个老旧小区实现了改造,新的小区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居民生活舒适度大大提升。50多条断头路被打通,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委员周媛说,有些地方经过改造还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所有这些,大大提升了西安市民的满足感幸福感,改造工作获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称赞。
她建议,在“三改一通一落地”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都要征询群众意见,充分吸纳群众意见,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城棚改要特别重视动迁群众的回迁安置,回迁建设方案要多听取回迁群众的意见建议,尽量满足回迁群众的要求。在“三改一通一落地”等工程设计方案上要充分考虑区域街区特点,突出特色,避免雷同化、同质化,争取做到改造一处、特色一处,增加改造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提升城市形象。
全媒体记者张艳芳
新闻推荐
西安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决定 提案征集截止时间为明日15时
本报讯(记者文艳)1月31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提案征集截止时间为2月2日15时...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