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宝叮嘱上了年纪的村民,要把冷冻食品放冰箱。
■文/图记者高瑞
1月27日下午,记者在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栗峪口村见到曾经的贫困户李红宝时,他正拖着病弱的双腿慢慢挪步,把家里村民没有取走的货物,一点点往三轮车里放,有各类蔬菜、大肉、饺子、食用油、火锅底料等。
出发前,李红宝脱下为过年新买的红色羽绒服,换上平时送货的旧衣服。他拿着货单和要送的货物认真比对,生怕漏掉哪个单子。“你看咱这可以吧,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我们农村人也过上了。”李红宝笑着对记者说。
骑着三轮车为村民送货到家
“走走走,gogogo。”一上三轮车,李红宝瞬间像换了一个人,他乐观幽默的性格,甚至让记者忘了这曾是一位因残致贫的贫困户。李红宝说:“蹬三轮送货,对我而言,不仅是工作,更是一种锻炼,可以锻炼腿部肌肉,还可以在村里转转,散散心。”上坡时,记者见他蹬起来明显很吃力,便想帮他推一把。李红宝笑着说:“不用,不用,我天天这样,相信咱的实力。”说着,他笑着对记者比个耶。
“把饺子和汤圆放冰箱,要冻起来,其余放外面就行。”村民杨大妈有些耳背,李红宝就靠近大声叮嘱着。“自从红宝开了果蔬店,我们买东西再也不用去镇上、县里,网上什么都有,第一天下单,第二天就到了。村民忙的时候他还会送货上门,方便得很。”杨大妈说。
近处的货物送完了,住得远一点的村民,需要爬大坡怎么办?“我还有坐骑呢。”说着,李红宝换下三轮车,骑上电动车,不到半小时,就把所有村民的货物送到家了。
红宝果蔬店是在2020年夏天才开业的,李红宝成为京东生活便利购物平台在栗峪口村的联络员后,有了自己的第一份事业,对于这份工作他格外珍惜。
李红宝有一个工作群,村里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人在里面,村民在平台下单,货物直接配送到李红宝家,顾客可以过来自取,也可选择由他送货上门。遇到不会网上下单的村民,只要在群里说一声,他就帮忙下单,等货物到了再付款。“我很热爱这份事业,不仅增加了收入,也为村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我的日子也充实了,很有成就感。”李红宝说。
车祸致残疾打工创业显坚强
眼前阳光开朗的李红宝,一度命运特别坎坷。因父母智力有些欠缺,李红宝不得不早早挑起家里大梁。2008年,从技校磨床专业毕业后,李红宝去了广东、上海的工厂,一干就是3年,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硬是被他攒了下来,回家盖起了两层新楼房。这样的新房当时在村里很稀罕,李红宝一度成为村上年轻人的模范,左右邻居但凡提起他,必定竖起大拇指。他自己也是一脸骄傲,“给家里盖了房子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命运却和他开了玩笑。2012年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很绝望,活着都没意思。刚开始,吃喝拉撒都在炕上,养了一年,慢慢能挪到轮椅上。”李红宝说,本来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变成了“拖油瓶”,心理落差极大。
2017年,能拄着双拐走路的他,执意要去外面找工作,“家里收入就靠父母种几亩地,日子过不下去了,我必须得出去打工。”钉子碰了一个又一个,主要还是由于他体力不行,用人单位有顾虑。但他一直没放弃,靠着墙慢慢学走路,西安市委组织部驻栗峪口村工作队给他联系的康复医院,他也按时按点去。2019年,在丢掉拐杖能行走的时候,他找到了车祸后的第一份工作,在沣京工业园干磨床和车床。管吃管住,一个月有2000元收入。
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开春后,找工作的人骤然增多,工厂只挑走了身体好的,就这样,李红宝在“过筛子”招工中漏下了。后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开了红宝果蔬店。
李红宝是个要强上进的人,眼前的工作强度不能满足他的“胃口”。第一书记赵轩将他介绍给了村上的电商能人耿树森,在各方的鼓励下,懂电脑、会玩手机的李红宝,成了京东鄠邑区馆的客服。眼下,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学拍抖音、写文案,参加区上残联组织的电商培训。他对记者说:“我想多学点东西,学到本事是自己的,以后就在村里干事业,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我没有向生活中的苦难低头,正在向着美好的生活奋斗。我的新年愿望就是果蔬店生意再好一些,我更忙一些,忙碌起来我就不会胡思乱想。希望我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也能当一个快乐的、对村民有用的‘小跑腿’。”李红宝说。
新闻推荐
高新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引领高质量发展整装再发魅力高新书写新时代答卷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市持续推进高...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