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新城分局法制大队法制科女警秦倩毕业于南京大学,十多年来她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实战,执笔编写了八万余字的《刑事案件逮捕证据标准指引》,成为服务基层民警实战实用的执法宝典。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发着耀眼的光芒,绽放巾帼风采。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37岁的秦倩在基层法制岗位上时常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年均指导审核实战单位办理各类案件300余起,阅读案卷150余万字。这样的工作枯燥、单调且十分繁重,可就是这样如陀螺般的日复一日里,秦倩没有丝毫松懈、倦怠,她始终保持一份热爱,展现一份执着。
一次在指导办案单位办理一起挪用资金案时,由于前无经验可依,作为案件初核的公安机关本不需大费周章,可为了准确定性案件,明晰侦办方向,最大限度维护合法权益,秦倩没有回避矛盾、常规流转,而是自加压力,全力攻坚,她挤出时间细嚼深研司法解释、深入一线了解案件的“细枝末节”,抽丝剥茧寻找案件定性的“关键因素”,最终使嫌疑人涉嫌挪用资金罪的观点成功得到了检法两院办案同志和法学专家的认可,使案件在侦查的关键阶段理清了工作头绪,明确了侦办方向,为嫌疑人最终定罪宣判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后,热爱思考、善于总结的秦倩根据此案撰写的法律实务分析论文还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判例研究所收录到经典案例汇编中。
勤勉耕耘平安战场彰显“她力量”
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平安建设的各类专项行动标准高、任务重,在这块战场,外表文弱的秦倩主动请战、靠前作为、履职担当。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秦倩不局限于“键对键”的案件审核,而是发挥职能,深入各专案组“面对面”分析指导案件办理。在分局一些全警参与的集中收网行动中,她更是全程参与、全线指导、随警作战,以过硬的法律素养与办案民警一道分析案情、梳理证据、规范程序,让执法司法活动少走弯路,多出战果。
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涉疫类案件极其敏感、关注度高,如何兼顾执法规范与疫情防控,通过高质量侦办涉疫案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显得尤为关键。在此关口,秦倩主动请缨、勇挑重担、无惧风险,坚持涉疫案件提前介入、深入一线、跟班指导,面对涉案人员无法会面取证受阻的执法难题,她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制作《快速办理程序询问提纲》《行政案件启用快速办理程序告知书》模板,在全省范围首创采用微信视频询问+执法记录仪录像记录的方式,指导办案单位成功办理了两起涉疫案件,既保证执法安全,又取得了良好执法效果,受到省厅、市局的肯定和推广,为疫情期间行政案件办理树立了标杆、给出了指南、提供了实操。
“小教官”的“大梦想”
作为法制民警,秦倩在工作中细致收集执法办案中常出现、易疏漏的问题隐患,围绕问题解决、隐患整改悉心编写教案。几年前,她着眼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围绕基层常见的三十类刑事案件,执笔编写了8万余字的《刑事案件逮捕证据标准指引》,极大提高了民警在执法办案中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办案质量,成为服务基层民警实战实用的执法宝典。
如今,秦倩的教学培训也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从“警营内”辐射到“警营外”,疫情期间,她以基层一起涉疫案件办理为例,自主制作了“法律微课堂”线上视频课,广受好评。在工作之余她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探讨法律实务,被警营内外的网友点赞评价“干货满满”。秦倩说,未来她希望用自己的点滴努力,带动引领更多基层民警,将法治的理念融入日常,共同托举起法治守护平安的“大梦想”。本报记者晁阳朱娜
新闻推荐
“谢谢你们破案神速,这么快就找回了我的电动车。”近日,市民将一面“破案神速尽职尽责”的锦旗送到公安新城分局东五路...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