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路面沥青抽检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人机配合昼夜赶工
施工现场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扫二维码观看视频
春夜,一阵风吹过,略略有点冷。夜色渐浓,而此时的西安绕城浐河桥上则灯火通明,现场铣刨机、清运车、原料车、摊铺机、压路机各就各位,160余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他们正在进行西安绕城高速路面整治工程第二阶段施工,时间紧任务重,只见他们9道工序道道精准,人机默契昼夜赶工。
3月17日23时20分,眼前正在进行的是西安绕城K66+100米处第二车道中面层沥青摊铺作业,只见满载沥青原材料的大卡车与摊铺机联动作业,车辆缓缓驶过,滚烫的沥青原材料按照预先设定的技术参数摊铺在了路面上。
随着这辆摊铺机行进的有19名工人师傅,其中18人分列车道两侧,他们每人拎着一把铁锨,迎着灯光对车道交界处进行严格的监控,一旦出现超出作业面的原材料,立即进行纠正。还有一位看起来3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他侧背着一个公文包,左手拿着一根钢尺,右手握着一个带仪表盘“铁丝”。不时将“铁丝”插入刚刚铺上沥青原材料的路面。
西安绕城高速大修养护公司项目经理张鑫说:“那个‘铁丝’是欧姆沥青测温枪的测温头,他是现场监理,每辆原料车到达现场,都需要测温抽检,铺设过程中还要不断对接地沥青温度进行抽检,因为从沥青的特性来说,温度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紧跟摊铺机的分别是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现场每一辆胶轮压路机都有一位工人背着一个装满菜油的“农药箱”,胶轮压路机每行进90米,工人师傅就会向它的轮子上喷洒菜油。他们分别担当着整压、揉压、增强沥青混凝土骨料与骨料之间的契合度,提高沥青层的密实度,为完成高标准的路面打好基础。
张鑫说:“目前这个单元,经专家评估,我们需要对路面做6厘米的铣刨,之后对需要处理病害的路基进行处理,之后再重新摊铺,恢复路面,施划标线,最终达到路面黑化平整、标线规范,路况优质,驾驶体验感舒适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仅6厘米的沥青摊铺需要9道工序,在铣刨完成后交付完整作业面,首先进行清扫,做透层处理,进行碎石封层,进行下面层摊铺,洒粘层油,进行中面层摊铺,洒粘层油,进行上面层摊铺,施划路面标线。
正在为钢轮压路机洒油的刘师傅说:“从7点到19点,大概需要10多箱油,就现在中面层这一个环节,每40米到50米一个来回,钢轮压路机要压6个来回,我就站在这里看着它压,它一个来回我洒一次油,这样保持路面干净,不粘轮,揉搓效果好。”
以刘师傅为例,12个小时单车道单环节可以推进约1.5公里,刘师傅盯着胶轮压路机,每天步行超2万步。
刘师傅说:“跟几十年前一铁锨一铁锨人工铺不一样,现在都是大型设备。人休息机器不休息,人机配合昼夜赶工。人工负责的工作更细致了,路面质量就更好了。”
张鑫说:“我们仅仅用了12天,就完成了1阶段(杏园-香王立交段外环)的改造。比原计划整整提前2天,目前2阶段一切进展顺利,请广大市民放心,现场昼夜赶工,各单位配合相当默契,即便工期紧任务重,保证每一道工序都严要求,高标准作业。”
本报记者李佳闫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树鸣)3月17日,规模宏大的2021首届中国西安书画艺术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隆重的开幕式。这届书画博览...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