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排队乘坐公交车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昨日的西安阳光明媚,中午可以用烈日炎炎来形容,但走进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阵阵凉爽扑面而来,换乘大厅整洁明亮。5月31日,西安火车站新建北站房与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开放首日,迎来不少市民、旅客前来探访。
市民
地下交通枢纽让换乘更轻松
5月31日上午,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还未开放,就有很多市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前往古城新“会客厅”探访。记者看到,地下交通枢纽内的墙面上张贴了醒目的换乘引导标识,不少施工建材与设备已撤出换乘大厅,保洁与安保人员纷纷到岗,开始巡查与清洗工作,在出站口附近还摆放了交通枢纽的平面布置图。
“我是特意过来看看火车站改造情况的,期待了很久。去年广场上还有基坑,北高架候车室还没建起来……今年就投入使用了,东配楼也建了三分之二,速度确实很快。”市民李先生表示,地下交通枢纽面积较大、换乘交通工具多,初次进入容易迷路,建议增设出站与服务设施(卫生间)的引导线,方便市民更快找到出行方向;同时,还可在公交候车岛与换乘大厅增设长椅,供旅客休憩。
下午时分,西安突降大雨,北站房开放了4个检票口,为了保障旅客不误车,130余名志愿者与铁路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时刻准备为旅客提供候车、换乘指引服务。同时,在自强东路至丹凤门广场方向也有交警引导车辆通行。18时许,有旅客陆续进入北站房,通过安检后前往候车厅。
“听说丹凤门地下交通枢纽开放,我刚好要去石家庄出差,就让家人送我过来了。自强东路变化太大了,路宽了好多。交通枢纽内有好几种交通工具,让换乘变得轻松简单。返程时我就不让家人来接了,我直接坐公交车回家。”市民周先生赞许地说,从西下客区走到北站房路程较近,一路还有志愿者指引,非常贴心。
志愿者
交通换乘及周边景点咨询度高
随着火车进站,旅客抵达西安后,由市政通廊出站经过测温后来到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换乘大厅。前三位抵达此处的幸运旅客,获得了由市轨道集团准备的礼物——地铁纪念票卡,以此迎接西安人回家,欢迎外地旅客常来西安。“我在换乘大厅抬头望,就能看到丹凤门遗址的轮廓,走上广场,以御道和两坊格局为框架的景观设计,让我感受到了大唐盛景,每一处设计都将西安的历史文化彰显其中。”市民刘女士激动地说。
行走在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内,最常见的身影便是身着“全运绿”,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们,他们耐心为市民和旅客讲解地下交通枢纽的布局。“我们从8点上岗,一直服务到19点结束。投用首日,市民与旅客询问最多的问题是交通工具如何换乘,以及丹凤门广场或西安周边景点的游玩资讯等。”志愿者胡玮提醒说,新枢纽投用,一些旅客并不熟悉,建议大家提前到站候车。目前,地下交通枢纽共设14条公交线路,首班发车最早6点,末班发车最晚24点。
记者看到,根据换乘指引标识,市民有序在公交候车岛内排队乘车;出租车上客点(西)内车辆停靠整齐,部分市民沿着小立交走至车旁,的哥帮助旅客妥善放置行李后,驶离乘车点。“第一次来火车站地下交通枢纽体验特别好,从旅客的角度出发,原先南站房都是露天候车,肯定没有现在舒适,从我们司机的角度考虑,人车分流更安全,‘西去西回’四条接旅客的通道同步开放,也提高了上客效率。”驾驶出租车近20年的高师傅说,他是第一次来这里接送旅客,枢纽内各类导向指示牌一目了然,出租车上客点小立交的设计既新颖又实用。
提醒
南站房暂停出站接站需至北广场负二层
记者了解到,受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整体提升改造影响,目前丹凤门广场前非机动车道暂未完成建设。为保障市民通行需求,现已在丹凤门广场地面设置临时非机动车道,请市民群众按照路引有序行驶。另外,针对需前往西安站南广场及就近地铁车站的旅客,还安排了免费接驳车摆渡。
需要注意的是,丹凤门地下交通枢纽于5月31日18点分步分区部分开放,西安火车站南站房停止出客。请乘坐公交车接站的市民到北广场负二层换乘大厅接站。南北广场接驳公交车为46路、309路,南广场上车公交车站站点为火车站站,北广场下车点公交站站点为火车站北。请乘坐私家车、网约车接站的市民到丹凤门地下交通枢纽负二停车场接客。
市轨道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部分开放是为南站房施工“开路”,投用初期,在硬件设施和细节服务上仍有待改进的地方,希望市民理解支持。同时,西安轨道交通西安站改公司还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意见征集,欢迎广大市民旅客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记者郭沛然
新闻推荐
■记者马相吸烟有害健康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很多人为了戒烟想尽各种办法。近年来出现的电子烟,打着能帮助戒烟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