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滔滔渭水思故亲

来源:咸阳日报 2021-06-17 08:53   https://www.yybnet.net/

张宗英

今年农历五月初七是堂嫂曲春兰逝世三周年的日子。看着她的相片,回忆与她相处的岁月,我不由想到了她的悲惨幼年、光彩成年以及她的幸福晚年。

曲春兰不是兴平人。她1936年年底出生于洛阳市偃师区邙岭上的贫苦农家,她的幼年极其悲惨。打小送人,改姓韩。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蔓延到中原大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2年河南大饥荒更使得大批灾民流离失所。六岁的韩春兰跟着养父母逃荒要饭,从洛阳逃难到西安,不幸又被人贩子卖到兴平西吴镇。她幼年颠沛流离的经历,可以说是当年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生动写照。

曲春兰幼年是不幸的,然而,不幸的曲春兰却遇到了新生,这是兴平人给予的。曲春兰在兴平有了新的家,我的伯母收留了她。伯母家那时生活很穷困,靠伯母织布纺线和大哥张文奎给人拉长工,维持着生计,养活了曲春兰。曲春兰来到张家后,伯母待她如亲生闺女,曲春兰享受到了母爱和家庭温暖,很快融入这个家庭,从此和家人相依为命,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曲春兰也茁壮成长。她就像一只百灵鸟,与小伙伴歌唱着新时代;她贤惠能干,为张家生养了一儿五女;她担任村妇联主任,带领全村妇女投身到村集体热火朝天的劳动中。

娘家始终是曲春兰魂牵梦绕的思念。虽然她童年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虽然成年后贤惠能干,但没有娘家,她总认为是她人生的最大缺憾。好在她有童年那点残存记忆:家门前有条深沟,家门外有盘大磨,还有棵古树,好在她有着坚持不懈地查找娘家的毅力,凭着那点记忆,凭着她的执着,数十年过去了,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年逾五旬的曲春兰,终于找到了偃师邙岭张窑村的娘家,见到了已经八十五岁的老娘,见到了年近六旬的二哥和大姐、三妹,自己也恢复了娘家姓氏。十五年前,当娘家人组团来兴平看望七十多岁的曲春兰时,曲春兰流着泪,牵着哥、姐的手,在街坊中走动,见人便说:我娘家来人了!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在曲春兰身上有着充分体现,她的曲折人生经历也是新旧中国传统女性的缩影。我们常说好人有好报,这在曲春兰身上也得到了印证。她失去家庭又得到家庭;缺失关爱又得到关爱;成年生儿育女,晚年儿女孝顺;幼失娘亲又寻回娘亲;儿孙绕膝,生活幸福。仁爱之人终得回报。曲春兰至诚高德,俯仰无愧,永远值得我们怀念。(B)(9)

新闻推荐

外派打工工资被拖欠 碑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项目未完工的可去劳动部门投诉

市民蔡先生反映:他和工友是汉中人,由陕西秦升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外派打工,工资被拖欠至今,多次讨要未果。6月11日,三秦...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校园消息树■2021-06-17 06:22
评论:(滔滔渭水思故亲)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