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市各区县持续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助推产业升级,立足资源资产,为提振集体经济和建设美丽乡村夯实了基础,打造出乡村振兴新样板。
临潼区:多元融合共促石榴产业升级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临潼区马额街道马额村的茂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规划整齐、环境优美的园区建设令人耳目一新。负责人段少林介绍道,目前园区种植石榴200余亩,养殖生猪3000余头,是集生态禽畜养殖、有机石榴果品种植、生态观光及宣传农耕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园。
据悉,在临潼区,类似的产业园比比皆是。截至目前,临潼石榴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产优质石榴8万余吨,直接产值6.4亿元,综合产值15亿元,从事石榴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专业合作社60余家。
2020年,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发布,临潼石榴种植系统赫然在列。临潼区农民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国胜告诉记者,近期临潼印发了相关保护办法,临潼石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临潼石榴农业文化遗产也将成为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
据悉,过去的几十年里,临潼区在加快推进石榴产业发展的同时,持续把石榴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重头戏”。现如今,临潼正牢牢把握乡村振兴和石榴种植系统申遗成功的叠加优势,在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交融共生中,努力描绘更加动人的“诗和远方”。
鄠邑区:加快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近日,记者来到鄠邑区玉蝉街道胡家庄村,这里是全区第一个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改)的村。据介绍,胡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有6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1020人,220户。去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813人,资源型资产693亩,经营性资产达到了152万元。
今年,胡家庄村党支部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载体,采用村企联姻模式,以304亩村集体土地、70万元扶贫资金等折股量化为176万元,与荣华集团共同成立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将农户承包的730亩土地经营权统一流转到村内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以土地入股,建立了“农户投地、企业投资、合作社持股”的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转变,形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专业公司双方占股,企业统一经营的新模式。
同时,胡家庄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选准户太八号葡萄作为主导产业,三年内实现葡萄种植丰产增收,亩产值从农户单干时的5000元提升到25000元。在葡萄种植形成规模的同时,他们把由种植葡萄为主逐渐转型升级到以葡萄鲜果为原料,集葡萄汁、葡萄酒等农产品深加工为主,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
通过一系列创新与改进,胡家庄村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他们成了有土地租金、股份分红、劳动工资三份收入的新农民,实现了村民单一收入向多元收入转变。除按股份分红外,村集体每年还从预留金中列出专项资金帮助困难家庭,为村民提供兜底保障。
据了解,目前鄠邑区193个行政村2020年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一类村已达19个,农村集体资产总额30.34亿元,建成了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193个行政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华商报记者 郭小雄 实习记者 权曼
新闻推荐
9月2日下午,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管部(以下简称分行营管部)组织召开加强西安市残障人士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部署会暨合作...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