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不办了,给娃预交的2400元培训费面临“退费难”。近日,市民赵女士就此事拨打三秦都市报965369新闻热线求助。
“我要投诉的是西安社会科学培训学校,这两三年间,我一直在这里报班给娃补英语。”赵女士向记者介绍,培训课一周上一次,一学期交一次钱。今年6月份,学校要求预交下学期的课时费用,她便将钱直接转给了孩子的老师。
在其出示的微信聊天记录里,记者看到,赵女士在询问该老师“我直接在您这报名可以吗?”得到“可以”的肯定答复后,向其微信转款2400元。“孩子原本的课时要上到8月初才结束,这2400元就是预交的这学期的费用。”赵女士说,后因“双减”政策落地,该培训机构停业,计划转型,于是在9月13日左右通知家长们退费,不料自己前去退费时却“碰了钉子”。
“培训机构的财务人员跟我说,我这个缴费没有凭证(财务部门开具的收款单据),退不了。”赵女士说,在她看来,这一说辞“纯粹是为了不退费而设置的障碍”,“我在这给娃报班两三年了,好几次都是比较忙直接把钱转给老师,他们的老师是可以直接收费的,而且从来没有给我开过票。”她认为,自己与该老师的微信聊天、转账记录就是凭证,培训机构要想核实也不难,直接找该老师沟通查证即可。
赵女士说道,因不能就退费问题达成一致,之后她无奈向12345市民热线求助。“求助后该培训机构所在辖区的市场监管部门——雁塔区市场监管局小寨路市场监管所联系过我,让我与该老师联系,但没能解决问题。”她希望,监管部门能帮助自己退费。
就此,三秦都市报记者随后向小寨路市场监督管理所反馈了该求助信息。该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此前已接到了赵女士的相关求助。“但其最后表示要向教育部门投诉,所以我们就没有进行调解。如赵女士有需要,可让她本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协助她调解处理此事。”该工作人员称。本报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珠“联”璧合 回首知音在 2021年09月27日A04版文章字数:832朗读:
新华社记者陈晨李琳海在东京奥运会上与金牌失之交臂,在全运会赛场站上最高领奖台。9月25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女4...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