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其林的老伴悉心照顾大棚里的草莓
变着花样来过年
本报记者 郑苗裔
每年春节,吃团圆饭和走亲戚都是“特定节目”,七天的假期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留下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记忆。而年轻人总是喜欢尝试创新,就连春节也不例外。
对于家住兴平的朱丽娜来说,今年春节过得有些特别。节前,朱丽娜和男友领了结婚证,在法律上已是夫妻,但尚未摆酒席,是传统意义上的“未过门的媳妇”,因此,今年春节,她和男友商议,仍回家中与父母一起过节。
“这有可能是在家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以后都要在老公他们家过了,所以这次要和父母过一个难忘的春节。”朱丽娜说。由于大姨、小姨和舅舅就住在附近,节前大家刚好都在家里,朱丽娜便和亲戚们商议,四家人合在一起过春节。除夕当夜,亲戚们都聚在了大姨家,吃团圆饭、包饺子、打麻将、看春晚,热热闹闹过了除夕。
对于市民庞亚林一家来说,怎样过春节也早已做好打算。大年初二回门日,一大早,庞亚林便和丈夫带着孩子回到周至县父母家中,不久,妹妹一家和小姨一家也陆续赶到。为了让走亲戚脱除乏味,庞亚林可谓大胆尝试。节前,她与母亲、妹妹、小姨商议,将走亲戚的日子统一放到这天,大家好一起去郊外爬山。
“爬山好啊,既能锻炼身体,还能看美景,更能通过爬山来拉近家人之间的感情,一举多得!”庞亚林说。以前,庞亚林和她的父亲身体都比较虚弱,经常生病,为了健康,庞亚林喜欢上了爬山,而她的父亲喜欢上了晨练,经过长时间锻炼,父女俩昔日单薄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结实,气色也越来越红润。由此,利用春节走亲戚的机会,带动全家一起锻炼身体,成为庞亚林的一项“春节计划”。
这一天,十多人的“家庭登山队”在庞亚林的带领下,来到秦岭团标峪,开启了走亲戚中最特别的一天。 (B)⑧
草莓大棚里过春节
本报记者 张蓉
大年初二,白雪皑皑。上午10时,许其林刚招呼完一批客人。
对于农民来说,正月通常是农闲季节,可对于年前一直忙碌至今的许其林一家来说,春节是他们一年中最见效益的一段时间。
许其林一家是杭州人,去年才来到咸阳,在秦都区钓台办租了8亩地专务大棚草莓种植。
对于生活在咸阳的杭州人来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让他们感到不习惯。除夕夜,一家人简单的4菜1汤就算吃了团圆饭。“家乡的春节会舞龙灯,逛庙会,过年期间鞭炮声不断,特别热闹,特别想喝家乡的水、吃家乡的米饭。”许其林略微有些伤感地说。
为挣钱,背井离乡是无奈之举。许其林一家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他扳着指头算起来,全家投资18万元租赁了8亩地,从腊月中旬开始,每天能接20多批顾客来摘草莓,平均每天的收入在4千元左右,投资的钱已经收回来三分之二。大棚里成熟的草莓已经摘得差不多了,只要这几天大棚温度能达到20度,晒上两三天的太阳,草莓就又能成熟,可以迎接新一轮的采摘高峰。照这样计算,用不了几年,就能实现自己挣百万的梦想。等到梦想成真那天,许其林就带着老伴回老家,安享晚年。在他两口子看来,无论在哪儿生活,平安幸福都是最重要的。
“牛奶草莓是新品种,用天然有机肥料加鲜牛奶培育,产量高、草莓个大、香甜可口,喜欢吃的人很多。今年,我还新增了香蕉草莓,品种越多,顾客的选择面越广,效益应该会更好一些。”许其林告诉记者。
许其林的草莓大棚是让顾客自己动手采的,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农家生活的乐趣,增进家人感情,放松疲惫的身心,自己动手采摘草莓,收获的不仅仅是美食的享受。
走进大棚,一排排宽大的绿叶间,或盛开着娇艳的黄蕊白花,或挂着一颗颗草莓,有的是刚长出的青果子,有的已丰硕成熟,牛奶草莓鲜亮圆润、一指长的香蕉草莓鲜美红嫩,令人垂涎欲滴。许其林的老伴仔细翻拨着绿叶,小心地挪动着脚步前行,生怕压坏了辛苦劳作的果实。对于老许一家,8亩草莓大棚就是他们来年的希望。
“客户一来,我们就陪着去摘。大年初一早上8点多,就有顾客敲门,一直忙到晚上7点。虽辛苦,但每天都能看到效益,让我们心里觉得很踏实。只要能挣到钱,天天都像在过大年。”许其林憨笑着说。 (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魏永亮王永波)近日,武功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和小村派出所成功摧毁一盗窃犯罪团伙,3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5月份以来,该县小村镇接连发生疑犯采用铁钳剪断民宅防护栏,居民大量贵重财物被盗案件。案...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