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镇肖护林利用自身技能,为周边农户修剪果树。
周至秦岭北麓的山楂果园。
时光回溯至1932年,这年深秋,红四方面军击溃敌军包围,胜利进军周至,大部队途经集贤、殿镇、马召、辛口;1934年盛夏,红二十五军沿秦岭北麓进入集贤、殿镇……在周至的沿山地带,红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不朽的光辉事迹。
80多年过去了,记者再次走进这些乡镇,发现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这里的人们,昔日红军奋战的沿山区域,如今已然建成了丰沃的杂果林带,不仅扮靓了秦岭北麓的大片沃土,也承载着群众当下的生活,寄托着大家未来的梦想。
生活改善: 因地制宜让种植收入翻数倍
10月8日,记者来到集贤镇辛寨村的一处果园,沿着园内的土路向东行走,枝藤上还有为数不多的猕猴桃。据当地村民介绍,今年猕猴桃的卖价、销量都很好,大批量的商品果已在前阵子上市了,留下的这些果子准备卖给果品深加工企业。
“以前这里种小麦、玉米,收入不是很多,后来改种果树,每亩地的收入少则提升四五倍,多的能达到10倍。”55岁的肖护林是集贤镇金凤村人,作为这里知名的“果树能手”,他正在这里给果园的主人修剪樱桃树。见到记者的到来,肖护林热情地介绍着当地杂果的情况。
“集贤靠近秦岭山,有不少坡地,因地制宜,种植果树比较合适。”肖护林说,他们家的地有4亩左右,最早种植小麦和玉米,收入很一般。十几年前改种果树,有桃树、李子树、樱桃树,这些果树不仅给家庭收入带来了很大的改善,还让他自己在打理果树的过程中摸索出了手艺。如今,周边村落的不少群众请他打理果树,这又为家里增添了一项收入。
“我家一共有6口人,媳妇在家照顾老母亲和孙辈,主要收入靠我和儿子,儿子在外打工,现在果树园子每年能收入5万元左右,再加上我们打工的收入5万元左右,全家的生活挺好的。”肖护林望着眼前这片樱桃园,颇有感慨地说,他自己对种果树很有兴趣,好琢磨,啥时间发芽开花、怎么样修剪枝杈能让未来的果实长势更好,他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了经验,在给园子主人打工的过程中,他也努力地教会对方自己管理,“新梢上来以后要注意打理”这是他常叮咛果园主人的一句话。在肖护林看来,果树新梢的发育,与当年的收成密切相关。
这处果园的主人也说,眼前的这片果园一共有6亩,原先种的是麦子。大约六七年前开始栽种果树,主要是樱桃树,由于不会打理,收成一直不理想,6亩地收获的果子才卖了1万多元。“种樱桃技术含量高,你用桃树、李子的办法打理樱桃,一般是很难有好收成的。”肖护林说,樱桃、李子、猕猴桃、水蜜桃,各自有其打理的特点,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同一种水果长时间种植,难免会面临市场波动,“所以要根据情况改良,甚至更换品种”。
红色传承:
政府扶持杂果林带添彩长征路
“猕猴桃,好的每斤卖6块钱,来收果子的商贩不少呢!”集贤镇大曲村紧邻着秦岭北麓,记者进村采访时已近傍晚,虽然天色渐暗并且下着小雨,但仍有不少村民在果园里忙碌着。从107省道向南行进,途经了一段几百米长的坡道,记者见到了60岁的王志辉,他和59岁的妻子打理着4亩猕猴桃园、1亩地李子园,山上还有1亩地的核桃园,一年能收入4万元左右……
“我家的种植规模,在村里算是中等的。”王志辉告诉记者,沿山群众增收,杂果林带是重要依靠,这一切都受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政府的支持。“大概是1993年,政府给这片群众免费提供果树苗,苹果、李子等,并且安排专人教群众打理果树,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曲村这一带开始大量种植果树,品种一年比一年多,产量也在不断扩大。”
王志辉几次强调红军曾在这里奋战。“我母亲经历了,她经常给我说,当时红军第一次路过这里时是冬天,穿得特别可怜,但纪律性没有因此而减弱,他们进村不入户,休息时都是在房檐下和草垛附近,不打扰村民,组织纪律非常严明,不骚扰群众。”王志辉说,如今,他们在红军行进的路线上栽种果树,虽然也会遇到困难,但和红军当年的情况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长征精神给我们力量,政府帮扶我们种果树,也是一种红色传承。
“平时我和老伴儿也在附近打零工,她主要是帮人家摘果子,我是靠种果树学到的手艺帮别人打理园子,修剪果树每天能挣130块钱,嫁接果树每天150块钱。”王志辉说,这样算下来,每年的收入还不错,杂果林带让他们全家的生活不断改善。
“1993年开始,政府引导这里种植果树,在这以前大都种植小麦、玉米。由于沿山,地的情况良莠不齐,所以收成不是很理想。”集贤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罗亚斌告诉记者,最开始是大曲、金凤、殿镇、赵代这4个村开始种果树,当初种的是李子、杏、水蜜桃和樱桃。
“政府给群众免费提供的树苗,沿山辐射周边区域。”罗亚斌说,杂果林带,集贤镇是全县最早开始种植的,种植规模比较大,到了1998年左右,沿山的大量农户开始种植杂果。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集贤镇杂果的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1964亩,其中水蜜桃挂果面积就有5634亩。为了做好销售,政府部门积极帮扶果农,与西安及周边区域大型超市联系,甚至远到甘肃、宁夏等地的客商,同时,通过举办采摘节促进销售。
与时俱进:
电商物流让周至杂果享誉全国
“拓宽销售渠道,不仅要靠客商上门收果,现在更要依托互联网。”108省道南北两侧是集贤镇的商贸聚集区,一位果农正在道路北侧一家物流网点办理发货手续,见到记者的到来,他高兴地介绍着自己销售果品的变化。“虽然现在主要还是靠客商来收果,但我相信,要不了几年,电商物流就会成为我们销售果品的主要渠道,因为这样销路更广,可以说全国各地都能成为我们的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片商贸聚集区里,分布着多家物流企业的业务网点,有受访的网点负责人表示,今年有不少樱桃、猕猴桃都是从这里装箱发往全国各地的,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点每天基本上都要发200多件,对他们的发货能力已经形成了考验。“2015年开始,电商、物流开始在集贤快速发展,今年已经很普遍了,不少农户自己在家就联系好了外地客商,直接在镇上发货过去。”集贤镇政府党政办公室主任司小峰介绍道,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杂果林带的销路更广了。“就拿今年的水蜜桃来说,约占总产量三分之一的晚熟品种,曾遇到过滞销问题,我们采取的举措之一就是积极联系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后来价格稳定,销售形势喜人。”
集贤镇杂果林带近年来的发展,是整个周至县秦岭北麓杂果林带的一个缩影。这条杂果林带东起九峰镇,西至竹峪镇,东西长约64.8公里,共分布有8个镇,总面积已达4.3万亩,主要果树种类10多个。其中,以东南部水蜜桃基地面积最大,有2.1万亩;西南塬区油桃栽植位居第二,达1.2万亩。与此同时,这里还分布有杏3000亩、李子1500亩、樱桃1000亩、葡萄800亩、早熟苹果600亩,在沿山沟坡上还栽植有核桃、板栗、柿子等。
周至县杂果林带如今已成为沿山经济的重要支柱,也为西安全市及周边区域提供了可口的果品。5月水蜜桃、金太阳杏、凯特杏、红灯大紫樱桃上市,6月东方红李、澳李14等成熟,7月的早熟苹果成熟,8月的葡萄新品红提、黑提、户太八号等成熟上市,到了9月份,核桃、板栗等正好赶上中秋佳节成熟……在各级政府和农业等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多种多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周至县蓬勃发展,为杂果基地架起了通向国内、国际市场的桥梁。经过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的辛勤努力,沿山杂果林带的优质果品已覆盖全国众多城市。
同时,沿山杂果林带上的“农家乐”旅游都市农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农业经济的新路子。春暖花开的日子,人们到果园赏花留影;果实成熟的季节,人们手持篮筐进园采摘果实。昔日的红军奋战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闻推荐
2016年11月15日,在户菜路(户县至宁陕县菜子坪)71km秦岭梁太乃沟发现1具羚牛尸体。经民警现场勘验,羚牛系钢丝套套脖窒息而亡。为尽快侦破此案,我所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案件线索。凡提供有价值...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