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周至新闻 > 正文

起良蔡侯纸博物馆运用古法造纸工艺 用大熊猫粪便造的纸 带有淡淡竹子气味

来源:西安晚报 2016-11-1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师傅们对大熊猫粪便进行分拣,保留竹子的纤维部分。记者 黄亚平 摄

书法家在“熊猫纸”上挥毫泼墨

记者 黄亚平 摄

本报讯 (记者 黄亚平)11月17日,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采用大熊猫的粪便,运用古法造纸工艺造出首批古色古香的“熊猫纸”。

当日上午,位于周至县的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里,师傅们正忙着捞纸、晾纸,这次他们制作的可不是平时的汉麻纸,而是第一次采用大熊猫排泄的粪便造纸。上午10时许,首批“熊猫纸”制作成功,起良蔡侯纸博物馆负责人刘晓东手捧着一大沓“熊猫纸”激动地说:“‘熊猫纸\’色泽自然素雅,纸质细腻柔韧,没有臭味,还泛着淡淡的竹子气味。”据刘晓东介绍,这次用大熊猫的粪便制纸也是一种尝试,过去起良村有的老人曾用过牛粪造纸,变废为宝。于是他也萌发了用大熊猫的粪便制作纸张的想法,这两天,他和工人们将收集的大熊猫粪便,进行分拣,保留竹子的纤维部分,然后经过淘洗、蒸煮、打浆,再加入猕猴桃树藤蔓汁,以及一些楮树皮浆,采用古法造纸技艺制作“熊猫纸”。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钟镝在“熊猫纸”上书写后赞叹道:“行笔很舒服,很有新奇感,还能带来创作的灵感。”

据了解,起良造纸制作技艺,传承古人蔡伦的造纸工艺,原生态的手工造纸过程,堪称古法造纸的“活化石”,已被列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起良蔡侯纸博物馆也被定为陕西省第一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活动实践基地。

新闻推荐

关爱留守儿童“小葵花”微光融大爱

1月8日,“小葵花”微光融大爱—公益制灯活动挂灯仪式在西安城墙取得圆满成功。此项活动是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小葵花”微光融大爱——年城墙新春灯会公益制灯活动基础上进行的,公益制灯活动由西安...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起良蔡侯纸博物馆运用古法造纸工艺 用大熊猫粪便造的纸 带有淡淡竹子气味)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