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独居山顶到迁到山下和村民相伴,从破旧成危房的老屋搬入整修一新的临时住所,从家徒四壁到崭新的铺盖衣服、一应俱全干净整洁的厨房,从孤独寂寞到笑容满面,71岁的周至县前就峪村五保户黄先友,在曲江新区临潼度假区管委会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山下的新生活,老人见人就说“好啊好啊。”
山顶独居老人让人好生牵挂
周至县楼观镇前就峪村,是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的帮扶村。71岁的五保户黄先友是帮扶对象之一,老人无儿无女,一人独居在前就峪村的一个山顶上,平日里只有一只小狗和他作伴,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村里还有这么一位老人。
刚接受帮扶任务第一次进村了解情况的全体驻村帮扶人员都坐不住了,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驻村帮扶工作队当场决定立即上山探望老人。村支书吕忠富前头带路,驻村第一书记、联络员、“一对一”帮扶干部以及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冒雨进山,希望能最详细地了解老人的实际情况,尽快开展帮扶工作。
说起第一次去山上看望黄先友的情景,从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选派到前就峪村任第一书记的汪文理说:“10多里山路走了两个多小时,当天下着雨,路又滑又泥泞很难走,但没有一人叫苦喊累。在看到黄先友时,大家心里都很难受,完全没有想到老人家生活得那样苦。”
黄先友穿着带有补丁的夹袄和裤子站在门口,一只狗紧紧地跟随在他的身旁,房屋外表已经残破不堪。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黄先友几乎成为了现世版的“桃花源中人”,只知“大队、公社”,其他一概不知。“大家问他生活和身体咋样,老人一双灰黑无神的眼都是直的,沙哑着嗓子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全,平日里除了那只狗,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屋子里黑暗潮湿,霉味刺鼻,滴滴答答的雨水不断漏进房间里,地上堆放着破败的杂物,灶台上又脏又乱,一张一米左右宽的土炕上散落地铺撒着一堆干草,只有一床不知用了多久的破棉被也已经发霉……看到这些,上山的人都沉默了,心中的压抑无处宣泄,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想尽办法改善老人的生活,特别是老人孤独寂寞的精神生活。”
下决心帮老人脱贫除困
从山上下来天都黑了,帮扶工作队一帮人顾不上吃饭,连夜在前就峪村村委会组织召开黄先友脱贫帮困的专题推进会议,第一时间研究商讨帮扶工作的具体措施。当夜便确定了先将老人搬迁安置到山下,再通过政策兜底等帮扶措施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帮扶计划。
搬家容易,但搬下来后让老人住到哪里呢?他的生活如何料理?经过协商,决定借用村上已经弃用的小学教室,为老人新改造一处住处,老人日常所需的被褥衣服和厨房用的锅碗瓢盆等一应用品,全部由帮扶工作队负责添置。
在帮扶工作队和一对一帮扶干部李朋飞的多次协调和共同努力下,搬家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今年8月9日,帮扶工作队帮助老人搬进整修一新的新家里,床、衣柜、被褥、锅碗瓢盆都是新买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老人日子过得更舒适更温暖。一对一帮扶干部李朋飞带老人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了新衣服,还为老人擀了一碗面。
记者了解到,在搬入新家当天,还发生了一件让人难忘的事情。“当天搬家时,大家想着这是喜事,就在老人新家旁边放了一串鞭炮热闹热闹,谁知把黄先友那只很少见外人的狗给惊着了,小狗跑到河道里,越喊越跑得远了。”看着老人着急的神情,想着老人和狗在山上相伴的日子,李朋飞二话不说跑到河道里把前就峪村旁的十几里河道找了个遍,从下午三点一直到晚上八点多,终于在下游的一个桥洞底下找到了老人的狗。“老人一看见他的狗就激动地哭了,大家既高兴又感动。”
9月25日,记者在前就峪村见到黄先友时,他正和邻居聊天,他那只小狗和邻居的小狗在旁边又跑又叫。记者在黄先友粉刷一新的新家看到,原先的一间教室被隔成了两间,里间做卧室,新买的床上铺着厚厚的被褥,给老人新买的衣服都放在衣柜里;外间主要做厨房用,新垒的灶、全新的锅碗瓢盆、案板桌椅电饭锅等一应俱全。只是可能还不会用电饭锅,黄先友将锅里放满了大米,汪文理直接动手把多余的米盛出来,又一再叮嘱米不能放多了。问起现在的生活环境,老人乐呵呵地说:“好啊好啊,搬到山底下的日子就是好啊!”甚至还拽了拽汪文理的衣角开玩笑说:“你这衣服好看哩。”村支书吕忠富告诉记者:“老人家的精神状态比原先好多啦,看着老人高兴,生活越来越好,这比啥都好啊!记者雷县鸿
新闻推荐
西安市旅游 隆重提示 幸福生活 天天游 2017十一旅游休闲指南
优惠来袭畅游四方大唐芙蓉园即日起至2017年底前,凡持宝兰高铁沿线任意一站起至西安北的高铁车票及本人身份证(宝鸡南站除外),购买大唐芙蓉园门票可享受半价优惠;凡购买大唐芙蓉园景区入园门票+《梦回...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