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帮扶村域主干道年久失修,道路破坏严重的实际情况,曲江大明宫板块驻村工作组积极筹划,在曲江新区扶贫办的协调下,对一条掣肘乡村发展多年的乡村主干道进行了整治。站在崭新的柏油路上,周至县楼观镇界尚村村民在高兴之余,更是为曲江团队仅仅三天便完成全部工程的高效率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曲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将脱贫帮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紧紧围绕“两区扶一县”和“驻村联户”两项任务要求,由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安排投入大量资金,调动全区资源,多措并举,多方联动,选派帮扶干部近150人,帮扶了17个贫困村,帮扶各村总人口超过2万人。通过帮扶工作,到2017年底,曲江新区帮扶的各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都将达到脱贫标准。
打造“六级管理体系”
保证帮扶工作高效开展
为了确保帮扶工作管理科学、条线清晰,曲江新区建立了“六级管理体系”。
一是由脱贫帮扶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脱贫帮扶工作的重大举措;二是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开展,统筹协调“驻村联户”脱贫帮扶和“两区扶一县”工作;三是各下属板块由一名专职副书记主抓,负责各对口帮扶村帮扶工作的具体实施;四是组织企业开展“一村一企”对口帮扶,企业负责对帮扶村进行资金、技术、人员、管理、信息支持;五是驻村工作队负责脱产帮扶,实施***,改善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六是“一对一”帮扶干部负责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
曲江新区创新扶贫“六级管理体系”,覆盖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督查检验的全工作链条,确保了有决策、有协调、有监管、有支撑、有落实、有巩固,让帮扶工作全流程管理都能够顺畅衔接,高效运行。
用好“三项机制”
为干部团队提供有效激励
2017年8月,曲江新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了“脱贫帮扶工作奖励激励制度”,对驻村帮扶干部制定了五大激励措施,包括薪酬待遇、提拔重用、表彰奖励、考评考核、培训学习等方面的激励鼓励,并于当月开始实施,极大激励了干部工作热情,提升了帮扶工作成效。
此外,建立“训、访、查、问、考”五位一体工作模式,打造坚强有力的扶贫队伍,增加战斗力,助力扶贫工作有效推进。曲江新区把“政策及业务培训”、“入户走访”、“常态巡查”、“电话问询”、“考试考核”五项管理举措有机结合,形成了有指导、有调研、有监督、有考核、有奖惩的工作管理模式。
由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坚持每周深入一线抓扶贫,先后组织召开帮扶工作协调会20余次,集中组织为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及“一对一”帮扶干部开展业务培训7次,“一对一”帮扶干部组织入户走访2000余次,组织各类全覆盖的内部巡查13次,并组织对全体帮扶干部进行了帮扶政策笔试。
曲江新区驻村工作队还首创了“二维码民情地图”,为每户村民制作一个专属二维码,粘贴在“民情地图”上,用手机扫码轻松识别,内容涵盖家庭基本情况、年收入、劳动力人数、生产生活困难,并采取“彩虹分类法”,对贫困群众进行分档管理、因户施策,确保精准。通过开展产业调研,汇总“产业大数据”,凭借数据分析和市场分析,指导当地猕猴桃种植选种、换种,助力产业脱贫。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确保帮扶工作有“硬支撑”
据了解,2017年,曲江新区计划安排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截至11月初,已先后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1200万元。
曲江新区在帮扶的各贫困村累计已完成4条生产路改造,其中新修水泥生产路5.7公里,完善生产道路10公里;修建通村路5.5公里;新建了1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新打抗旱井6眼;修建旅游环保公厕7座;修建净水池等居民饮水设施16个;维修危桥7座;改造危房13户。
为解决村民倒垃圾难题,还购置保洁箱1000余个,垃圾清运车22台。此外,还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先后帮助近300名村民取得了就业培训合格证书,其中70余人顺利找到了工作。积极发挥曲江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举行各种文艺演出数十场;开展“冬季五送”活动,为每个贫困村送演出、送图书、送讲座、送体检、送招聘。
此外,为了推动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科学发展,曲江新区还提供80万元资金,帮助周至县完成“猕猴桃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弥补了周至县多年没有猕猴桃产业系统规划的空白。
记者王荣忠
新闻推荐
上官吉庆在全市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推进会上强调 提高站位 夯实责任 强化措施 全力整改 坚决打赢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本报讯(记者王迎谨)11月22日下午,市政府召开全市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推进会,市长上官吉庆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提高站位,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整改,坚决打赢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会议传达了全...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