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周至新闻 > 正文

华商它世界 秦岭之秘 秦岭堪称“动植物的王国” 华商报开设《秦岭之秘》栏目介绍秦岭动植物科普知识

来源:华商报 2018-09-11 02:08   https://www.yybnet.net/

牛蒡开花后结出的种子

秦岭之秘

通过介绍秦岭的动植物,让大家了解秦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它们的生存智慧,从而关心和保护秦岭。

秋天去秦岭,下山之际,裤脚上多了几粒不速之客。摘下来细瞧,只见圆圆的球体上,布满了长长的钩刺。不是苍耳,是牛蒡[bàng]。牛蒡真了不起,在秦岭随处可见的它,不知不觉间,让我免费当了一回搬运工。

文豪眼中的牛蒡

在牛蒡开始走上餐桌、爬上我的裤腿前,我很少在意它的存在。粗枝大叶的牛蒡,在乡野中,这里一片,那里一堆。路边、田埂、荒地以及中国广袤山区的版图上,都有它自生自灭的身影。粗壮的茎,一两米的个头加上粗大毛糙的叶子,牛蒡,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显得“人高马大”,和美丽、优雅似乎都不沾边。

它也开花,6、7月间,紫红色的管状花,从布满软骨质钩刺的“罐子”里伸出头来,一派谨小慎微的模样,不舒展也不俊俏。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给予牛蒡深情的赞美。托翁在《哈吉穆拉特》这本小说情节展开前,写了一段“引言”,大意是:仲夏时节,他被沟里一朵红得可爱的盛开的牛蒡花吸引,劳神费力地折到手,却毁灭了它存在的“美”。在托尔斯泰与它长达5分钟的持久战中,牛蒡表现出了顽强、独立的抗争精神;在另一条路上,牛蒡虽然被车子碾轧过,却坚韧地抬起了头。托翁的意思很明了:牛蒡的生命力,如少数民族英雄的意志一样,可以被毁灭,被杀戳,但始终不曾屈服。

在西方,和托翁的观点相近,一些画家在牛蒡的身上,也发现了能展现大自然的高贵的精神。英国擅长画马的绘画大师乔治·斯塔布斯,他笔下的一幅画《马与狮子》让人印象深刻。那匹奔马突然间发现了狮子,惊恐后退的一瞬,它的蹄前,出现了一株葳蕤的牛蒡。占据画面三分之一的牛蒡,对整幅画的动态,起到了积极的平衡与反衬作用。牛蒡轮廓鲜明、安静从容,感觉无比的优雅。

在艺术之外,牛蒡对人类的奉献,得益于它像罐子一样布满钩刺的苞片。牛蒡,仰仗苞片上“粗野”的钩刺,攀爬在动物皮毛上,从家乡俄罗斯出发,足迹遍布了大半个地球。一兜兜罐状的果实,一路高举着尖尖的钩刺,到处都能看到它们凌厉的进攻姿态。

尼龙搭扣的“原型”

在乡下的夕阳中,我曾经看见过牛蒡“傍”在牛羊的尾巴上,可怜那牛羊,将尾巴甩过来,甩过去,却怎么也甩不掉牛蒡的“缠绵”。同样是看见牛蒡“傍”在动物皮毛上,有人就多了一份思索和行动,然后,他发明了尼龙搭扣,这大概就是发明家和普通人的区别。这位发明家是瑞士人,名叫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其时,该发明家对纽扣无比关注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妻子每次外出赴宴前,都要让他帮忙,帮她将后背上裙子的挂钩和钩眼扣在一起。这在乔治眼里,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常常不是走错门就是没扣上,这让他无比气馁。一次,乔治带狗去户外散步,回到家,他发现自己的裤腿和狗身上都粘满了草籽。这草籽非同一般,它牢牢地粘在狗毛上,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把它扒拉下来。乔治一边耐心地摘取草籽,一边启动发明家的思维,仔细观察。乔治发现草籽上长着无数带钩的刺,这些刺,从不同方向紧紧地钩挂在狗毛中间。

钩刺和皮毛,当这两个概念在乔治的脑海中发生碰撞时,我们的生活中,开始多了一个好帮手——尼龙搭扣。

尼龙搭扣的一面,“站立”着一根根不同方向的小钩刺,扮演着牛蒡的角色;另一面,由密密麻麻的小线圈组成,自然充当着动物皮毛的角色。两面相遇时,钩刺牢牢钩住了小线圈。从此,左缠右绕、令人头疼不已的球鞋鞋带,书包、背包上易坏的拉链等,逐渐被容易打理的尼龙搭扣取代——它完全是人工制造,却完美地融入了牛蒡的智慧。

具有极高的保健功效

至于这种植物的名字“牛蒡”,估计初次接触这两字的人大都一头雾水,它,是植物还是动物?或者,只是牛身上的某个器官?名字的来源,有个传说。话说古代有一姓旁的农夫,他的母亲体弱多病。一天,农夫赶牛耕地时累了,就在林下歇息,不觉间竟睡着了,他醒来时看见牛在不远处吃草。当他再次赶牛耕地时,却发现牛与之前判若两样,不仅精神多了,力气也大了不少。他想这牛的突然改变,肯定与刚才吃了什么有关。于是他决定再次休息,想看看牛究竟吃的是什么草。果然,停下来的牛直奔一种高秆阔叶的绿草,低头吃了起来。农夫上前花气力拔下其中的一株,这草的根直溜溜的,足有一米长,外形像山药。咬一口,也不难吃,奇怪的是吃过后,自己感觉精神多了。于是他每天拔一些草带回家给全家人吃,母亲的病慢慢好了,全家人都变得强壮起来。农夫确信这草能治病,但却不知道这草叫啥。他想自己姓旁,草是牛去吃才知道其有用的,那就叫“牛旁”吧!

据《本草名考》载:蒡,通旁,此处作边、侧讲。因为牛吃了牛蒡力气大增,牛蒡也拥有“大力子”、“牛菜”等别名。《本草纲目》称牛蒡“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牛蒡的这些保健作用,是近些年才被国人认识并身体力行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牛蒡抵达日本后,它的养生功效即被樱花岛国人发掘了出来。他们叫牛蒡为东洋参、牛鞭菜。牛蒡还衍生出许多栽培种,日本开始广为栽种,并逐渐跃升为日本的重要蔬菜。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里,有卤牛蒡这道菜。好多国人正是从这道甘甜口味的小菜中,重新认识牛蒡的。

吃牛蒡的第一印象是它挺有嚼头,至于味道嘛——稍微有点苦,可就是这点独特的口味,竟让我上瘾。后来,我又喜欢上了喝牛蒡茶。它入口也有轻微的苦涩,但一口喝下去,唇齿间,会涌起莫名的甜。

粗枝大叶的牛蒡,智慧的牛蒡,千百年来,就那么一直执拗地在阳光下舒展,在泥土里扎根。在秋冬的风中,静静等待过往的牛羊,还有等待免费为它充当搬运工的人类……

周末动植物故事会带你走进大自然

《杂草的生存智慧》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华商报联合创办的自然科普活动“植物故事会”第28期,邀你和我们一起走进植物世界,在西安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寻路路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植物园新区了解《杂草的生存智慧》

活动时间:9月16日(周日)上午9时20分

活动地点:陕西西安植物园新园区(南三环)

《食草动物的生存智慧》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繁殖中心、华商报联合创办的自然科普活动“动物故事会”第8期《食草动物的生存智慧》,将前往该中心所在地,约会“秦岭四宝”,听动物专家讲述关于食草动物的特殊本领。

活动时间:9月23日(周日)上午10时20分

活动地点:周至县楼观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繁殖中心

以上两个活动

■招募年龄:6岁以上喜欢植物的大小朋友

■招募人数:30人

■活动费用:50元每人/次(大人小孩同价)

报名方式:关注“它世界”微信公众号,填写“姓名+年龄+人数+电话号码”信息,发送给我们即可,工作人员会及时与你联系确认。

新闻推荐

农家乐经营者主动寻找拆迁队伍 积极响应拆违工作

“把这个大环境保护好,对大家都有利,对子孙后代也有好处,作为一个经营者,环境变好了,也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秦岭的...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教育远程帮扶2018-08-31 06:20
评论:(华商它世界 秦岭之秘 秦岭堪称“动植物的王国” 华商报开设《秦岭之秘》栏目介绍秦岭动植物科普知识)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