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周至 > 正文

曹洋石之:22岁,我们不一样!

来源:农业科技报 2019-05-07 09:40   https://www.yybnet.net/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实习记者 吴凡

如果有人给农民划分类别,95后的“新农人”曹洋石之应该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那种。近日,记者采访曹洋石之时,他刚忙完与客户对接产销事宜。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小伙,放弃申请好的学校和热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只为全心全意当一个称职的农民,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选择,却因为曹洋石之的坚持,成为一张他的特色名片。带着对农业的激情与热爱,2017年,曹洋石之从新西兰大学毕业后,漂洋过海来到陕西杨凌,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农业梦”。

从“农业小白”到“有所领悟”

曾经很多人疑惑,当农民又苦又累,还不赚钱,为什么选择走这条路?按照既定的人生规划,他应该入读已经申请好的学校,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然后在金融行业工作,可曹洋石之却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让更多中国人吃到绿色、健康的有机蔬菜。

提起做农业的初衷,今年22岁的曹洋石之心思很简单,“起初从事农业,只是想让家人朋友吃到健康放心的绿色有机蔬菜。”

但想象和现实总归是有差距,种植大棚蔬菜的第一年,曹洋石之这个农业“菜鸟”就深刻领略到“务农”的不易。“之前农民给我的印象是勤劳、朴实,可来到中国之后才发现,农民其实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农业,一点都没有想象中悠然自在的感觉。”来中国的第一年,曹洋石之在陕西省周至县试种了一亩多西红柿,可还没等到西红柿开花,苗子就感染了病毒,基本绝收。“当时对农业不太了解,以为给地里撒点种子,平时多照顾它就能有收获,结果泼了我一盆凉水。”提起最初种植大棚蔬菜的失败,曹洋石之笑着调侃道:“吃一堑、长一智嘛。”

从“农城耕耘”到“梦想成真”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曹洋石之得知杨凌是中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农业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的众多农业领域专家教授坐镇,他果断选择在杨凌开辟自己的主战场。

在家人的支持下,曹洋石之和两个朋友共同投资50余万元,在杨凌现代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承包了18亩土地,建起了3座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

“目前棚里有西瓜、甜瓜、西红柿、黄瓜等,都是一些基础作物,市场上都比较认可。”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摸索,曹洋石之找到了“务农”的门道。“我们是遵循四季种植法,秋季大多是蔬菜,效益不明显,所以我们重点放在了春季的西瓜、西红柿的销售上。”由于大棚里有机果蔬种类比较丰富,营养价值高,这些有机果蔬深受北京、上海等地客户的欢迎。

现在,曹洋石之时不时就要去大棚里锄地、拔草、测量大棚温度和湿度、检查植株生长情况,“书本上的知识要落实到现实中,还得多看多学多操作,而且杨凌当地的教授和农民也给我们很多帮助。所以来杨凌发展农业,既是计划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为了能深入了解有机农业的发展情况,充实自己的农业知识,曹洋石之还先后组织团队去日本、韩国等国外学习考察。

新闻推荐

招大引强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西安高新区与精工控股签约

4月24日,西部绿色建筑产业基地与综合能源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标志着高新区与精工控股集团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西安市委...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曹洋石之:22岁,我们不一样!)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