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法院)
刘鸯 整理
执行中的故事成千上万,有催人泪下的,有感人肺腑的,每一个故事都讲出了执行人的辛酸,讲出了执行人的担当,更讲出了执行人的信仰。短短几分钟的故事,常常都是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工作量。
2017年,因建设公司一辆矿车侧翻,26岁的闫某不幸被矿石掩埋,该单位赔偿了闫某死亡赔偿金等各种费用80余万元,闫某的父母领取了全部款项,其妻子田某因为怀孕没能亲自前往该单位处理此事。半年后,田某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由于闫某的父母不给这母女俩分配赔偿金,加之田某照顾女儿无法工作,生活困难。此案经周至县法院判决后,闫某的父母应分给这母女俩45万元。然而,判决生效后,闫某的父母拒绝履行,无奈之下,田某于2018年4月26日申请强制执行。
接到案件当天,我们通过总对总查询,被执行人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就给被执行人打电话,但无人接听。为了有效缓解双方的矛盾,我和执行人员多次寻找被执行人,然而,不是家门紧锁,就是他们不在家中,显然是躲避执行。后来,我们天天开着法院的车在其家门口蹲守,迫于压力,两人才露面。但闫某的父母认为他们年龄大了,法院无法对其实施拘留措施,拒不配合。我们又多次找村干部,一起与被执行人沟通,但闫某的父母仍置之不理,明确说:“大儿子的死亡赔偿金已经用在装修房子和小儿子结婚上了,加上我们看病,现在已经没钱了,你们法院看着办。”听到闫某的父母这样说,我们当即告诉他们:“如此大额的赔偿金怎能说没有就没有了,你们这种恶意规避、转移、隐藏财产的行为已经构成‘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如果再不履行法院判决文书,就会依法受到惩罚。”被执行人听后,态度明显转变,表示会积极筹备资金返还给儿媳。
2018年5月20日,最后一笔34万元案款打进了法院账号,此案不到一个月顺利执结。该案的圆满执结,群众对法院的执行工作给予充分称赞,一度成为我们周至县的一段佳话。
我们执行的大都是一些离婚、相邻关系、民间借贷等小案,但却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小案得不到执结,就会给当事人甚至周围群众造成执法不公的错觉。所以,越是小案,越应想尽办法、穷尽措施执行到位。
2013年,唐某买手机向朋友借款1000元,一直不归还,案件到执行庭后,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案件陷入僵局。2018年,我受理该案后,通过总对总查询,仅查到了被执行人的电话号码,但是一直无人接听,加微信也未通过,于是我每天给被执行人发信息,今天发对“老赖”的执行措施,明日发限制消费的后果,后天发拒执罪的法条,一遍遍进行释法说理。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一个月的短信,被执行人终于主动到法院履行了全部款项。
故事讲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每个执行干警都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每一件案件的顺利执结,都充分体现了执行法官的智慧和责任。为了打好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我们加班加点,有的同志孩子病了不能照顾,有的周末不能回家陪伴年迈的父母,好几位同志都是带着孩子一起加班。我想,正是有了执行人员的默默付出,才保障了公平公正。
新闻推荐
5月10日下午5时,西安市教育局下达2019年民办学校初中招生计划,47所民办学校招生26160人,与去年相比新增5所招生的民办初中。...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