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以来,在彬县城关镇西街社区,居民们每天都会看到一支由退休老干部、老工人组成的义务巡逻队,他们带着满腔热情,巡逻在社区每个角落,用强烈的责任感看护着每栋楼和院落,守护着3447户人的大家园。巡逻队由最初的6人已经发展到今天的18人,他们中年龄最大有83岁高龄,最小也都有70来岁。巡逻员总能在居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排忧解难,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社区里的“360”。
全盘扫描
“这是我们自己的巡逻队,虽说不是正规军,但他的作用可不小,巡逻队员们给社区治安加了一把防护锁。”如今,一提起这支队伍,西街社区的居民们都自豪不已。
巡逻队负责人陈集民有个习惯,在社区走不停地四处看,哪怕是晚上散步,都留了一只眼。他今年已经72岁高龄了,每天第一个到社区居委会安排当天执勤情况。据他介绍:“我们每天上午8时至12时、下午6时至10时巡逻,主要是对全社区各个角落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处理,再就是调解民事纠纷,抓些小贼娃子。”朴实的话语,却说到了居民的心窝里去。
病毒查杀
为改变社区脏乱差,义务巡逻队对小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日常监督保洁。社区带领居民对小区内的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清理,并买来花灌木、榆树苗等树苗,对废弃的草坪进行了翻新。“有了巡逻队,社区的环境美了、秩序好了,社区内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都开始自觉地维护环境了。”居民小徐高兴地说道。
去年10月3日晚上9时多,陈集民、肖景林、郭逢杰三个人巡逻,开始也没什么事,陈师傅就让其他两人先回家了,自己推着自行车再转转。当陈师傅从紫薇路东八巷经过时,天黑自己拿着手电筒走到巷子中间,看见三名男青年围堵一名女青年,女青年看到陈师傅大呼救命,陈师傅走过去跟三个年轻人周旋,趁机放走了女青年。
实时防护
巡逻期间,队员们帮助居民疏通过下水道、修过自来水管和路灯等,这一切,都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许。“除了每天的巡逻,我们还是社区的义务服务队,谁家有事了,无论红白事,一个电话我们就立即去协助。”巡逻队员李宗智说。虽然年过半百,李宗智巡逻时却总是精神头十足,东看看、西瞧瞧,遇到不认识的人,就会上前询问几句,碰到年纪稍大的街坊,就会上前拎个东西帮个忙。
去年冬季的一天傍晚,83岁高龄的陈立夫气喘吁吁地跑到了社区办公室,反映他负责的区域一盏路灯熄灭了,需要维修。该路灯随即被更换了灯泡,巷道又恢复了亮堂。陈爷爷说,巷道内环境复杂,没有路灯照明,不仅影响了居民出入,也给小偷以可乘之机,对安全造成影响,所以自己辛苦点没关系。
病毒免疫
经过义务巡逻队的不懈工作,社区内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小偷看到有人巡逻而不敢造次,一些安全隐患也因及时发现和反映而得到解决。
如今,社区已经把这支义务巡逻队作为重点建设队伍,在力求规范的基础上深化队伍建设层面,为社区更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好保驾护航的排头义务兵,力争平安创建创一流争排头,为社会树好榜样,让更多的义务工作者深入到社会工作中来,共创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据了解,17年来,义务巡逻队调解纠纷千余次,维护治安秩序180余次,修理水管电网5600起,制止群体性事件8次。自义务巡逻队成立以来,西街社区多次荣获“安全小区”、“文明社区”、“平安单位”等荣誉称号。 (B)⑤
新闻推荐
通讯员靳明一位看似普通的农家子弟,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浪奋进,以过人的胆识、诚信的经营理念、规范的管理,感恩报桑梓的义举,充分展示了一个优秀青年创业者的不凡风采,诠释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如金...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