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史建荣 吕峰)今年以来,彬县按照“集中进、长期包、坚持派”的要求,在认真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基础上,把实施党支部书记“公选”的35个后进村、14个规模企业和4个城市社区作为机关党组织结对包扶的重点对象,积极探索结对帮扶机制,扎实解决区域发展难题。截至目前,县级领导及包扶部门(单位)“一把手”深入包扶对象走访群众1.8万人次,召开座谈会162场次,征集意见建议6大类562条,办结247条,落实帮扶措施300多条,受益5万多人次。
创新帮扶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结对包扶工作开展部门(单位)包抓“公选村”和企业、社区的通知》,对包扶内容、职责和目标进行明确规定,包扶一定三年不变。由一名县级领导具体联系包扶工作,包扶单位派驻1名副科级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长期蹲点开展包扶。县上把督查考核重点放在包扶实绩上,年终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走访座谈、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考核,量化赋分排队,重点考核包扶措施是否到位、包扶项目是否落实、包扶对象是否得到实惠,考核情况在县级新闻媒体公示。
创新帮扶思路。各包扶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能和特点,发挥自身职能优势,设计并落实“个性化”包扶方案,着力为后进村、企业和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县涉农部门(单位)围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帮助“公选村”理清发展思路,改善基础设施,培育致富产业,强化教育培训,建强基层组织,增加农民收入;县果业中心累计投资31万元,在所包扶的香庙镇冯家村开展果农培训1100人次,发放配方肥料27吨,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9台,发放补贴果袋160万只,协助成立瑞丰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社,并配发微耕机、施肥机、多功能修剪机等果园机械一套,帮助发展现代果业;县工业局帮助规模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强安全管理,并为火石咀煤矿争取技术革新项目1个,到位资金100万元;县文体局支持城市社区推进“三有一化”建设,完善公共设施,丰富文化生活,救助弱势群体,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水平。
创新帮扶载体。该县各包扶单位积极创新载体,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首先,深入结对村、社区走访,与困难群众“攀亲戚”、结对子、送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县统计局干部与永乐镇马家河村脑溢血患者马小荣、残疾人马玉民结成帮扶对子,发动局机关干部职工捐款3600元,为村上争取设施农业发展资助2万多元。同时,积极发动机关干部职工经常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卫生设施建设、生活垃圾集中清理等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清除小街小巷、楼道、路口等堆存的垃圾,维护人居环境。县卫生局为新堡子社区姚联村卫生室添置了手提式高压消毒锅等医疗设备,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服务群众600多人次,并出资6万元完成了5.7公里村级道路沙石硬化。在此基础上,各包扶单位立足结对村(社区)的优势基础,理思路、想办法、出点子。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帮助韩家先锋村制定三年包扶规划和年度包扶计划,指导村上种植核桃园200多亩,玉米、高粱、大豆等小杂粮150余亩,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县计生局在香庙镇芦河村举办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培训260人次,捐助现金2万元,帮助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真正使广大群众和职工得到了实惠。 (B)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毋佳欣)7月20日下午,“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主题消防宣传启动仪式在彬县举行。据了解,为消灭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减少和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连日来,彬县消防大队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夜间...
彬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彬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