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春荣 林亚云)彬县实施的35个公选村都是后进村。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以来,彬县确立“让10%的后进实现100%的提高”目标,下气力推进转化升级,后进村迸发出新活力,迅速迈上进位赶超“快车道”。
该县把选好书记、配好班子、管好队伍、理好思路、建好机制作为转化工作的重点,把发展村上经济作为工作核心,坚持“一村一策”原则,强化对后进村的分类指导。针对班子不力的,通过增设副书记等措施,提升班子整体能力;针对信访问题突出的,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加大不稳定因素的摸排和矛盾纠纷的化解;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难的,确定发展思路,培育特色产业,充实集体“储蓄罐”,鼓起农民“钱袋子”。包扶部门根据后进村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引进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式着力改变村子落后面貌。截止到目前,包扶部门累计投入资金870多万元,帮助各村建基础设施、育特色产业、抓精神文明,后进村面貌大为改观。县公路局包扶韩家镇韩家村,今年“六一”节,为该村20名留守儿童送去5000元学习用品;投资20万元,帮助砌筑水渠500米,栽种核桃园200亩,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100亩,村子发展肌体日趋强壮。(C)③
新闻推荐
青春年华 广阔天地写人生 —记大学生村官彬县姚联村党支部书记齐敏
本报记者杨波海生于1986年4月的齐敏,2009年9月选聘到彬县太峪镇新堡子社区四兴村任村主任助理,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11年6月通过“公选”担任新堡子社区姚联村党支部书记。他以踏实认真的态度、出...
彬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彬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